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信息与信访
 
信息综述
-----------------------------------------------------------------------------

  市总工会信息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充分发挥工会信息主渠道作用。(1)围绕工会中心,发挥信息“短、平、快”的优势。各级工会信息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会全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在为党政领导和工会领导提供服务外,还按要求及时向市总报送各类信息。各级工会报送的信息有千余篇,其中在《上海工会通讯》和《上海工会内参(专报)》录用的有320余篇,向市委办公厅报送有关专题信息被录用的共24篇,其中向市委主要领导专报信息10余篇。对重大事件以及领导关注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报送全总和市委办公厅,为领导迅速了解掌握基层工会干部职工的反映、事态进展、处理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如7月8日,针对“‘法轮功’攻击鑫诺卫星,电视台节目受严重干扰”事件,编发了相关信息上报全总及市有关部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各级工会集中报送了工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情况和干部职工对十六大召开的情况反映,被市委办公厅采用了5篇。各级工会还注意抓住每一时期或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期间的职工群众的思想情况,报送社情民意,使各级领导及时地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其中有些社情民意直接被市委办公厅录用专报市委主要领导。(2)突出重点工作,抓好信息的深度报道。上海工会信息工作围绕全总和市总重点工作,加大信息的采编,扩大工会工作的宣传和指导,推进工会重点工作的开展。按照市总确立的社区工会建设和职工素质工程的两项重点工作,注重加强调研,挖掘信息,宣传各级工会在开展重点工作的典型经验,较集中地报道了重点工作的信息。据统计,一年内工会信息中反映社区工会建设和职工素质工程方面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35%。对社会上热点、难点、职工反响比较强烈的信息,各级工会也注重加以捕捉,重视提高此类信息的采用比例。结合工会的重点工作,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汇编,做到信息与调研有机结合,在增强信息反映问题的深度上下工夫,涌现了一批具有前瞻性、观点性、措施性的信息。如西门集团工会针对集团所属中小企业在改制中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和分析,撰写的《西门集团工会对所属中小企业在改制中保障和维护职工权益情况的调研及对策》,及时反映改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在改制中保障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几点建议。市机电工会的《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及价值实现的途径和对策》,南汇区总工会《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情况调查》等,也都从不同侧面,对工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对策,为领导提供了有价值的调研信息。(3)利用《上海工会网站》,扩大工会工作的对外宣传。《上海工会网站》的开通,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快速、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依托《上海工会网站》的信息平台,开设了“工会信息”栏目,及时传递市领导和市总领导的讲话精神,反映工会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工会工作的调研信息,扩大工会工作的对外宣传,提高了工会工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上海工会网站》开通后,各单位利用网站传送信息20多件次。网上刊载的各类信息有120多篇。

  (夏伟民)

  【以“信息化”构筑社区职工素质工程】天山街道工会在工作中强调“方法论”,强化“调查摸底、确立格局、健全制度、找准定位”,适时提出以信息化为提高职工素质的突破口,突出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法。在街道,把信息化与转变职能结合。通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信息化技术考试,使机关干部都能驾轻就熟地利用各种办公软件处理政务;通过天山公众门户网站,将政府公务置于全社区的监督之下,促进街道机关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在小区,着力创建信息化小区。通过抽调专人、调拨专项基金分期分批对小区工会干部举办了电脑培训班。许多工会干部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积极参与学习。小区的网站开通和电子显示屏的设立,更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在企业,把信息化与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发展相结合。通过分两步走,对不同文化水平的职工、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分类推进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注重以电脑扫盲为主的推进方法,目前已有不少职工可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基本的文档处理。在IT等高科技技术企业中,工会强调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特点、自身工作特点相结合。依托公司开设的局域网和BBS论坛等有效载体和信息化平台,提高网络竞技能力。

  (陈金秀)

  【闵行区工会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闵行区总工会花大力气,设计了工会组建工作应用软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的“闵行区已建工会单位基本情况数据库”,对已建工会单位进行分类统计和动态管理,做到了“三个随时”,即:(1)随时满足各类调查统计的需要;(2)随时为区总各部室提供基础资料;(3)随时满足基层的查询,并将统计结果定期反馈给基层,为基层提供报务,大大地提高了工会工作效率。“数据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制订切实可行的季度、年度工会组建目标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骆秋炎)

  【宝冶特种公司办好刊物架起信息沟通桥梁】宝冶特种公司工会根据企业的实际坚持办好《特种工会》刊物,发挥刊物信息传递的优势,为分布在全国各地项目部的员工架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特种工会》的主要栏目有:形势任务讲话,先进典型,厂务公开,服务热线,工会之窗等。这份刊物成为班组学习的重要资料,使职工特别是外地项目部的职工了解了国家地方及公司的大事要事,也使特种公司的行政工作、工会工作公开化,让会员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另一方面,有许多外包职工家中遇到困难,便利用《特种工会》上每期必登的服务热线向公司工会求助,公司工会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帮助,进而做好了外包职工的稳定工作。小小一本刊物,架起了工会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桥梁,凝聚了企业的力量。

  (庞义)

  【宝冶工会搭建网上工会平台】宝冶工会在公司局域网上开辟了独立的网站,并在工会日常工作中,利用“党群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初步实现了网上发文,网上统计,网上会员档案管理,网上特困档案查询,网上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查询等,大大提高了工会工作效率,全方位展示了工会工作,基本做到了会务公开。同时,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信息咨询与服务,方便了广大职工查询政策及信访等,建立起了工会与职工交流的桥梁。

  (刘雪莲)

  【高热实业有限公司建立职工信息卡制度】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高热实业有限公司工会为了解和掌握职工动态信息变化,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责,做好对困难职工的送温暖工作,在实业公司建立了职工信息卡制度,用信息卡的形式,搭建职工“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和信息管理的方式来掌握职工信息,指导工会开展思想工作和做好为职工服务的各项工作。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张职工信息卡。通过建立信息卡,收集和整理职工的各方面的信息,为信息平台充实各种实际的内容。职工信息卡内容涵盖了职工方方面面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卡信息,了解和掌握了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可以主动地对这些职工进行帮困。通过信息卡还帮助工会及时掌握和了解职工各种兴趣爱好,为工会和企业挖掘各方面人才,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焦宏涛)

  【港务局工会紧扣企业发展现状建立季度信息发布制度】港务局工会十分注重将工会信息工作的重点,紧扣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职工关注的热点,局工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会季度信息发布制度。在每次信息发布会召开前,局工会都对基层工会信息员提出本季度信息发布的重点,广大工会信息员则根据局工会的要求,深入部门、班组了解当前职工关注的热点及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反响和呼声、建议。在年内召开的四次信息发布会上,信息员们发布了有关上海港两桥之间老港区职工对市政府将黄浦江两岸开发作为今年头号工程的反响;在十六大召开前夕,港务局部分困难企业职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困难企业职工对市政府出台最低工资保障线的反响;职工群众对港务局即将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反响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局工会将这些职工的反响和呼声、建议,及时通过“社情民意”、“主席内参”等途径传递给局党政工领导和上级工会,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来自基层群众的反响和愿望。

  (张晨琦)

  【东航女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启用】为加强民航女职工日常业务管理,东航女职工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启用。这套“女职工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对女职工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为东航女性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服务,也为公司女职工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拓宽了女职工工作的空间,并为未来女职工工作网络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毛郁红)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