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是上海工会的调查研究之年。上海工会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针对中国加入WTO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不断发展的新情况,深入开展工运理论和工会工作研究。(1)组织开展了上海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全面反映上海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基本情况。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上海职工队伍的分布结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技能结构等基本情况;二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上海职工队伍群体利益分化,以及各群体形成原因、地位作用、群体特点、利益差异、变化趋势等基本状况;三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上海职工在劳动就业、劳动关系、民主管理、文化技能、思想道德、生活保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四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上海工会的组织状况,特别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的组建和工作运转状况;五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评价、意见和要求;六是进一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工作自身特点的基本理论思考和观点,提出了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机制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利益关系、团结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2)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思考和研究新形势下工运理论和工会工作的新发展。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对当前工会如何履行职能展开思考和研究。一是经济成分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工会工作如何适应和如何代表不同职工群体的利益要求;二是在职工队伍利益分化的情况下,如何在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同时,加强源头参与,推进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群体结构,推进整个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三是在劳动关系市场化,部分职工群体的弱势地位明显的情况下,工会在办好事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的同时,如何有效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在国家政策法规制定中的影响力,不仅要协调和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和劳动争议,还要积极推进劳动关系的国际化法制化,不仅要依法维权,而且要推动建立经营者和业主依法守法、劳动者懂法用法的社会氛围。(3)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提高工会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各级工会围绕全国总工会和市总工会工作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了工作研究,如对非公企业实行职代会制度和开展民主管理的探索,对社区工会和新经济组织组建工会的探索,对深入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探索等,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