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工会企事业
 
综述
-----------------------------------------------------------------------------

  上海各级工会和工会企事业管理干部按照工会企事业工作总体的目标,坚持“三服务”宗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重点发展直接为职工服务的劳福事业,同心协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使上海的工会企事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1)工会企事业(包括退管经济)总体经营情况。全市工会企事业共1 249家,比去年减少772家,从业人员30 810人(其中安排企业下岗人员7 441人),比去年减少11 712人。全年营业收入为46.75亿元,比去年减少9 815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9 519万元,比去年增加594万元,实现利润36 875万元,比去年增加10 828万元,全年人均创利税21 549元,比去年增加9 879元。以上数据表明,全市工会企事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数量、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产权关系的进一步明晰,一些原依靠企业行政资助的工会企事业单位,划归为企业行政管理;第二,由于部分单位资金不足,投资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第三,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母体单位的改制、重组、兼并等原因,其所属工会企事业也随之被兼并或重组;第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私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原来通过挂靠或个人承包经营的企业则转为私营或民营企业。(2)为了保证工会系统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的质量,巩固清产核资工作的成果,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对各区、县、局(产业)工会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了产权登记和产权证的核发工作。全年共核发53个单位,资产总计27 483万元,负债总额6 877万元,净资产总计20 6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 639万元,占有土地面积39.9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7.71万平方米,规范和完善了工会资产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资产总计30 163万元,负债总额7 532万元,净资产总计22 6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 331万元,专用基金1 869万元,事业基金2 467万元),企业化管理单位10个,资产总计64 859万元,负债合计52 670万元,所有者权益12 189万元。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加强工会企事业资产管理和考核工作,市总工会对直管单位进行了资产重组,对经营管理比较好,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单位进行了投资和全面改扩建,同时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实行了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市工人文化宫、海员俱乐部、市工人疗养院、劳动报社、工会培训中心等,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了提高。(3)有重点、有计划地做好投资改造项目的实施。市总工会前三年集中财力投向直管单位中最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如海鸥饭店改造、劳动报印务中心、文化宫改造等。经过这些优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精心操作,使工会资产不断增值,从而初步实现投资效益的回报。全年完成投资改造并全面竣工的有:市文人文化宫七楼改造,把原来的设施陈旧的招待所改造成健身中心和六楼宾馆配套的餐厅,使七楼的整体布局更趋完善;屏风山一分院老年职工疗休养基地全面建成,为全市的老年职工休养、度假提供了一个风景秀丽、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交通便捷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增强了疗养院自身的接待能力;东钱湖休养院3号楼改造全面完成,扩大了东钱湖休养院的接待能力,也提高了接待档次,经过加强内部管理,使员工精神面貌和休养院经营管理有了明显的变化;劳动报印务中心新增胶印机全面投入使用,为保证劳动报正常出版及扩大承接印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总工会决定对樱花度假村进行彻底改造,年底前已完成设计方案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报批工作现已正式列入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范围,为明年开工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薛剑霞)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