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协调劳动关系
 
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作机制
-----------------------------------------------------------------------------

  【上海建立“上海市劳动关系协调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条目内容见重要会议)
  【上海市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初步建立】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过近5年的共同探索,一个适合于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工资集体协商新机制初步建立。本市共有3.27万家企业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涵盖职工97万。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 702家,涵盖职工22万;私营企业2.84万家,涵盖职工21.5万;国有企业2 056家,涵盖职工47.3万;乡镇(集体)企业555家,涵盖职工6.2万。另据统计,19个区县中已有551个街道、乡镇、经济发展区、工业园区等开展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涵盖企业2.4万家,涵盖职工30.6万。全市有10家产业和行业建立了产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涵盖企业120家,涵盖职工2.8万。

  (谈育明)

image

崇明县竖新镇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专题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陈进修摄)

  【上海市总工会成立上海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入开展本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上海市总工会于9月成立上海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顾问团成员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校和律师协会的学者、律师共14人组成。上海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的主要任务:(1)接受工会方的委托,作为聘用方工资集体协商的正式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2)为本市区、县、局(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服务,培训工资集体协商代表。(3)总结本市工资集体协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办法。

  (谈育明)

  【虹梅社区工会建立社区一企业两级集体协商机制】虹梅社区工会建立社区——企业两级集体协商机制,将区域性集体协商与企业集体协商相结合,提高集体协商的质量和集体合同的履约率。社区一级集体协商针对企业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单个企业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建立业主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等为协商重点,使区域性协议对企业协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企业一级集体协商围绕职工工资、福利、企业发展等内容展开,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社区工会与社区业主方代表进行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分别反馈给企业双方再行协商,争取达成共识。目前,社区内已有247家企业签订了区域性集体合同,252家企业开展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覆盖职工2 300余人,覆盖率90%。

  (虞蔚)

  【上海大众汽车徐汇特约维修站推行平等协商制度显成效】上海大众汽车徐汇特约维修站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以来,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会稳步推进平等协商工作,对协调劳动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协商前,工会抓住“增强民主意识、明确协商重点、营造协商氛围”三个环节,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大讨论,选择了休息休假、基本工资调整等5个职工最为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协商议题,通过职工代表民主推荐确定了3名职工方谈判代表;在协商中,协商双方遵循有利于维护职工的整体利益、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协商机制的正常运行的原则,协商提出的建议体现维护职工权益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协商结果向职工倾斜。同时,职工代表灵活运用协商技巧,在坚持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适时让步,以求得更大的协商空间。在协商后,集体合同草案经职代会审议、表决通过后正式签订,93%的职工对新的集体合同投了赞成票。

  (虞蔚)

  【普陀区总工会构筑三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网络】区总加大新时期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了区域性三方协商机制组织网络,为提高全区三方协商机制的运作质量奠定了基础。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和区私营、外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为第一层面。主要通过协商对话、“立法”监督对全区劳动关系发展发挥宏观协调指导作用;街道(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为第二层面。重点针对本地区劳动关系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共性问题展开协商协调,形成共识,提出办法,解决矛盾,引导地区内劳动关系良性发展;经济园区和行业三方协商机制为第三层面。一是就经济园区或行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制定园区或行业内部最低工资标准,签订集体合同,指导监督下属企业执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就园区或行业内突发性劳动关系矛盾实行紧急约见,协商解决办法,保障本园区或本行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建立三级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提高了三方协商机制运作的有效性。1至11月,区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和劳动者个人争议诉讼同比下降47%和31.6%。

  (顾维兴)

  【普陀区总工会全面建立街道(镇)行政工会联席会议制度】随着11月宜川新村街道正式建立街道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普陀区已经实现了街道(镇)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全覆盖。建立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为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点。第一,为工会参与社区社会经济事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联席会议有利于工会找到围绕中心、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着力点。第二,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报告工作有利于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扩大工会工作的影响,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第三,工会定期主动向行政报告工作,加深了行政方面对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增进理解,争取行政对地区工会工作的支持。多数街道镇通过联席会议都增加了工会干部的力量配备,有的还对专职工会主席作了重新调整,对工会工作不仅在人力上给予加强,工作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全区9个街道镇承诺支持工会的资金每年达60余万元,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顾维兴)

  【普陀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主体清晰】普陀区将区域性、行业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主体定位在区、社区(行业)和经济区三个层面上。为能保证三方协商机制各方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除了政府代表由同一层次的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机构推荐外,区总先后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业主和工会代表产生的5种方式:第一,以招商注册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其协商主体以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第二,以落户企业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其协商主体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第三,以小型微型非公企业为主的社区,其协商主体以民主推荐与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第四,行业性的协商主体,依托相关产业或行业协会民主推荐产生;第五,区级层面的区域性协商主体分别在区政协、区私企协会的企业家代表和区级工会中推荐产生。由于三方协商机制各方主体清晰,且实现了程序民主化,因此普陀区的三方协商机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金今)

  【静安区总工会建立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7月,静安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正式启动,并召开了第一次协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区总工会代表职工方正式提出了在全区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议案,目标是今年要在三分之一建有独立工会组织的企业(100家)中推行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经过会议三方的认真协商,取得了共识,区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11月,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联席会议召开了第二次会议,通报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进展情况,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三方协调机制推动促进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地得以推进。全区已有150余家企业完成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

  (陈继烈)

  【梅龙镇集团公司全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上海梅龙镇(集团)有限公司党政工联席会议决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集团公司工会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协助企业制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请中介公司进行市场工资价格调查,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召开员工大会审议等形式,使企业和员工达到了“双赢”。经过两个月努力,集团公司以及下属15家企业全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签约率达100%。通过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集团公司及下属各企业形成了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好了提高企业效益与提高员工收入关系及员工分配与股东分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王胜和)

  【科宁公司工会以集体合同为抓手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协商讨论制度,维护好员工的工资权。面对加入WTO新形势的挑战,工会与公司管理层经过讨论,最终达成全体员工工资增长4%,年底完成生产、销售任务后再增发半个月的奖金。二是积极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好员工的就业权。公司进来的一批征地工,素质较差,工会主动与外方协商,安排他们到合适岗位工作,并开展素质教育,让职工及时“充电”,胜任操作要求。三是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维护职工的福利权。工会为全体员工办理了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又参加市总的职工保障互助会,人均投保404元;公司建立了11.8万元的慈善基金,年内先后援助了6名员工,金额近2.5万元;工会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业余时间开放由工会管理的卡拉OK活动室、舞厅、图书阅览室,并经常组织文艺晚会、乒乓球赛,观看电影等活动;工会还组织职工疗休养,全公司400多名会员每两年一轮外出休养一次,每人费用300元。

  (黄成川)

  【松江区建立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制度】11月19日成立并召开了由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会组织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代表三方参加的松江区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联席会议主席由副区长担任,区总工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担任副主席,有关部门的分管领导为联席会议成员,下设专门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负责通报、交流区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劳动关系状况和发展趋势;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对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推行集体合同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对企业改制改组、职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劳动关系中的共性问题和劳资关系矛盾进行协商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有关劳动关系调整的问题。

  (莫永涛)

  【奉贤区胡桥镇运用三方协商机制解决难点问题】奉贤区胡桥镇三方协商机制各主体能抓住企业主要矛盾,突出维护职工利益。针对有的业主为了逃避债务,在企业倒闭之前不将事情告诉职工,以业务接不上、听通知上班等手段,悄然溜掉,从而出现职工的工资无法兑现的现象,为此,镇三方协商成员认真研究对策。一是加强信息沟通。对一些经营不景气企业,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加强信息交流,有情况及时上报。二是提前加入。发现有倒闭的迹象,立即派遣人员到所在单位,详细了解情况。三是深查并解决问题。如有一个停产企业,根据职工反映,有一个债主正在法院打官司,要变卖机器设备抵债,当时业主还拖欠职工五万元的工资,镇工会得知此后,立即召开三方协商人员会议进行研究,由司法部门出面,终于在变卖的资产中优先解决了职工的工资。

  (沈永明)

image

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工会与行政进行集体协商(沈祖荣摄)

  【崇明竖新镇运用三方协商机制确保“两金”交纳】针对企业在缴纳农村养老保险金和合作医疗金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现象,镇工会决定将企业缴纳农村养老保险金和合作医疗金作为第二次三方协商的主要议题。议题确定后,镇工会及时与政府方和企业方代表沟通情况,力求达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对做好农村“两金”缴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年内要达到的目标;统一对策措施。在9月29日召开的三方协商机制第二次会议上,工会方首席代表作主题发言,通报了调查所得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年内农村“两金”缴纳的具体目标。政府方首席代表表示支持工会提出的协商议题,将制订措施,强化收缴力度,指导、引导、督促基层企业积极履行好缴纳“两金”的职责。企业主方首席代表也表示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镇政府文件精神,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完成年内的“两金”缴纳任务,并使今后的缴纳工作成为每一位经营者的自觉行动。这次形成的《三方协商会议纪要》以镇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基层企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陈进修)

  【市机电工会注重用协调机制力量实现工会维护职责】市机电工会注重利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力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明确一个基本思路:工会工作重在推进,贵在形成机制。(1)始终坚持建立协调机制的两个原则:针对性和指导性。(2)始终从维护角度出发,加强机制建设。着重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着重解决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着重解决涉及整体维护的问题。(3)从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出发,更有效地发挥工会作用,在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确保稳定中发挥了作用。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通过协商机制来解决。在总公司改制中制定的《关于规范用工、下岗和推进再就业的若干规定》,规定了实行分流要经过6道程序。现在,下岗分流方案经职代会审议表决的企业已达100%,工资奖金分配方案由职代会审议的占86.3%。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作用。每年有1万职工技能升一级,不断实现知识化。18家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发成功80项带信息技术的新产品。其中,40项实现产业化,新增产值50亿元。在上海工博会期间,参展的60多种机电产品全部装上信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评出4项金奖中,上海电气占2项。工会的“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新形象,正在树立起来。

  (冯克华)

  【上海电器股份(工业)有限公司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年内,已有21家公司下属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其中合资企业9家,签约率达到78%,职工人均收入增长10%。在公司行政与工会率先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形成行业性指导意见的示范基础上,公司工会着重从三个环节上加强分类指导:一是采取“一厂一策”的方针,指导国有、股份合作、合资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各有侧重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二是抓好公司与企业两个层面的培训,指导协商代表有理有节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是抓好四项机制的建设,即建立规范运行的长效机制、建立工资集体协议履约责任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议三级审议制度、建立动态跟踪督查机制,指导基层企业规范有序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顾美娣 王菊芬)

  【仪电工会推进集体协商工作】上海仪电工会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联合下发了《上海仪电加强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意见》要求:一是坚持统一思想认识,建立稳定劳动关系。要求统一认识,依法操作,坚持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要求结合实际,突出主题,建立经常沟通有效机制;要求转变观念,注重双赢,坚持协调两个关系。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创立建章立制平台。强调抓住重点,创新方法,实现有效的规范运作;强调不断创新,力求深化,建立适应性的协商机制。三是坚持与时俱进作风,倡导规范务实精神。要求加强学习,共同履行权利义务;要求加强培训,提高协商综合能力。一年来,双方狠抓文件落实,有力地推进集体协商和签定集体合同工作,使建制率、续签率和履约率均达到85%。

  (生青)

  【西屋公司工会把握“三个环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西屋控制系统公司工会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过程中,通过双方三轮协商取得一致,签订了公司第一份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并进一步完善了协商制度。工会取得成功的经验是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把握工资集体协商的时机。抓住公司集体合同续签的机会,将原合同中的“劳动报酬”章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明确了建立协商制度和协商的内容。二是把握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广泛深入地调查,详细研究分析,提出有理依据。三是把握工资集体协商度量。工会从人才竞争,企业发展、员工岗位的工作状况和承担的责任风险,提出不同增资方案,通过与外方三个回合的协商,达成一致,又增资10%左右。

  (刘伟民)

  【建工集团平等协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年初召开的集团一届二次职代会上,审议通过了《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平等协商办法》,选举产生了集团平等协商职工方代表。集团平等协商制度的建立,带动基层单位平等协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工资集体协商形成规范程序。4月,集团总部在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率先开展平等协商,较好地反映了总部员工的意愿。随后五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形成比较规范的操作步骤。在此基础上,集团工会大力推广工资集体协商的5点做法:一是反复组织讨论,广泛听取意见;二是深入调研分析,拟定协商议题;三是双方事先沟通,作好协商准备;四是开好协商会议,致力达成共识;五是召开职代会审议,搞好投票表决。截止年底,集团所属13家较大的子公司中已有4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吴有德)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