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精神文明建设
 
综述
-----------------------------------------------------------------------------

  工会宣教文体工作积极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围绕职工素质工程的深化和发展,突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工作重点。(1)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根主线,着重做到“三个抓”:一抓学习方法,积极探索在职工群众中学习、宣传、普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努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把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帮助广大职工群众全面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抓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的作用,把宣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和“5.31”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引导职工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三抓理念渗透,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发展先进文化和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理念来思考和安排各项工作,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既体现工作立意的高度,又体现工作展开的广度和工作推进的深度。(2)突出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深化职业道德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工职业道德体系,在2001年推出《上海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纲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为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二是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根据市委领导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要求,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化职工”职工活动,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第一,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突破,着重解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班组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具有行业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创建途径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和方法等,并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在全市兴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较大声势,上海工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在全总武汉会议上作了专题交流;第二,举办“上海职工发展论坛”广造声势,市总工会与解放日报联合举办了“上海职工发展论坛”,对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等内容展开了全方位的理论审视和应用研究。第三,评选表彰人力资源年度人物,市总工会和文汇报联合开展了“上海职工人力资源建设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第四,召开“数字长宁”现场会,推广了长宁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经验,为信息化与职工素质工程接轨提供导向。三是全面实施初级工商管理资格培训项目。市总工会与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举办了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暨开放式工商管理大专教育,广大班组长和基层管理者踊跃报名参加,全年共举办两期培训,学员达近万名。(3)构建五大工作机制。一是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职工可持续发展的创建活动机制。第一,大力推进新一轮“建、创、做”活动。市总工会与市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深化“建、创、做”活动的具体部署:明确“建、创、做”活动的核心任务是增强道德含量,提升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征;明确“建、创、做”活动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明确新的创建标准和内容;明确规定把“建、创、做”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文明班组、文明岗位的创建率作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评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体系。市总工会召开了深化“建、创、做”活动大会,推出了机电、静安、市政、教育、移动通信等系统的典型经验,同时,开展新一轮市文明班组、红旗文明岗评比活动。第二,构建读书活动“四进”格局。借上海读书活动20周年契机,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率,把大面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作为读书活动的主攻方向,巩固读书活动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双休日的“四进”新格局,培育了一批基层读书活动新增长点,举办了读书活动组织者培训班和读书征文活动,充分发挥推荐书目的阅读导向作用。在市读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和部署下,隆重举办了读书活动2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举办了社会读书节,兴起了新的读书热潮。第三,突出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的时代特征。举办了第17届上海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评选活动,评选出市政工程管理局眭忠诠的“捐款设立‘道德奖’”等2001年度上海市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陶依嘉等数10位历届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获得者发出倡议,号召全市职工自觉投身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争作贡献。第四,组织开展“班组共建‘五一’林”文明公益活动。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百万市民百万林”活动的号召,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发挥上海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了“班组共建‘五一’林,绿化上海作贡献”的文明公益活动。二是构建有利于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利益共享机制。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提供资金保证,落实教育经费,畅通学习渠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以自愿合理、公平公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原则,以建立新型的上海职工教育保障机制为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单位都来关心参与职工教育投资,吸引社会各方面都来资助职工教育,努力构建社会各方共同投资和参与管理的职工教育投资新机制。截至年底已经有23个区县局的50余个单位的3000万资金加入《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三是构建有利于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文体活动组织机制。积极建设先进的职工文化,努力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各级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在职工文化活动方面,开展了“丰收杯”职工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职工文艺创作成果,发现并选拔出一批职工优秀文艺人才和优秀创作节目,精心组织了春节劳模茶话会文艺演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演出和“喜迎十六大、再创新辉煌”广场文艺演出,召开了上海职工文化工作会议和职工文艺骨干创作研讨会,明确了职工文化工作的重点,还开展了上海市职工文艺创作奖励金评奖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文化作品的质量。在职工体育方面,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召开了职工体育工作研讨会,明确了职工体育工作重点,举办了“百万职工健身行”开幕式、职工健身操比赛、“延锋杯”职工足球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展示了上海职工的崭新精神风貌。四是构建有利于扩大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影响的新闻宣传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会新闻宣传,建立工会新闻宣传制度和新闻联络(通讯)员队伍,明确了新闻宣传的任务、要求和新闻联络员工作职责,提高了新闻单位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开展重点工会工作新闻宣传,突出了对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和职工素质工程两大重点工作及工会保障、法律、民管等重要工作的新闻宣传,定期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宣传线索,组织新闻单位报道了社区工会工作、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建、创、做”活动、人力资源年度人物评选、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职代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职工再就业、上海职工队伍变化与发展调研等重要工会工作的进展及成果,对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评选表彰2001年度“上海市‘五一’新闻奖”,从新闻单位选送的数10篇宣传上海工人阶级和工会的优秀作品中评出30篇获奖作品,并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予以表彰,激励新闻单位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宣传力度。五是构建有利于深化理性思考和加大探索力度的调研机制。为了加大工会宣教文体工作探索和创新的力度,使工会宣教文体工作更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开展了三项较大规模的调研:一是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专题调研。围绕职工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状况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形成了《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调研报告》;二是职工文化事业专题调研。与上海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围绕上海职工文化事业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职工文化事业发展报告》;三是上海职工发展调研。组织有关教育、科研单位专家和部分工会干部开展了上海职工发展状况调研,围绕上海职工发展的历史、环境、条件、特点等,运用中外比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职工发展报告——上海职工进步状况及国际比较》。

  (张刚)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