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保障经济权益
 
维护退休职工权益
-----------------------------------------------------------------------------

  【市退管会为老服务有新进展】(1)开展尊老社会一条龙服务。全年发放老年优待证14万张。新增加陈云故居纪念馆免费参观服务,上海科技展览馆三折优惠服务。服务点由1。700个增加到2 010个,使广大老年人得到了实惠。(2)坚持开展双月为老服务。由19个区、县退管会双月16日开展的为老服务,共举办150多场,服务项目有1 590个,受益老人8.4万人次,志愿者有4 800人次,使广大老年人得到就近便捷服务。(3)为组织退休职工赴休养基地提供服务。市退管会有屏风山和东钱湖两个退休职工休养基地。全市有3 500名退休职工赴休养基地休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

  (沈和根)

  【长宁区总工会探索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新路子】一是三方联系卡——建立退休管理长效联系制度。为使特困退休职工能尽早地平稳过渡到社区,对区属企业分布在10个街道(镇)的197位孤老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特困退休职工单位、居委会、区退管会三方联系卡》,明确三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107位孤老碰到困难能及时协调解决。又与每位孤老结对帮困,做到有专人负责,落实关心。二是签约形式——保证退休职工得到双重关爱。为使退休职工的社区管理向社会化渗透,推出了条块结合联手为老服务的新思路。由虹桥、北新泾两个街道分别与巴士公司、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业用呢厂、北新泾商贸等4家企业,经双方协商,形成共识,以契约的形式,对社区内退休职工的帮困救助、保险理赔、居家养老、排忧解难等方面的问题分别作出承诺,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所承担的义务,并于上半年隆重举行“社企联手共同助老”的签约仪式。三是特色服务——发挥社区企业各自独特优势。为区域内无退休职工的企业牵线搭桥,使锦江出租汽车公司二车队、新虹桥俱乐部和上海工人疗养院等三家市级文明单位与虹桥街道退管会达成共识,成为长宁区“爱心助老特色单位”,承诺为退休职工免费体检,保健咨询,提供车辆、场地等多项无偿服务。

  (孙吉娣)

  【普陀区总工会采取四项措施推进退休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工作】为了把“退休职工住院补充保障计划”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针对普陀区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状,区总工会采取了以下四个配套措施:第一,成立了“普陀区职工互助保障中心”,选配了3名干部,聘请了2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第二,充分发挥区各级退管会的作用,认真做好区属企业退休职工的参保工作;第三,构筑社区工会两级平台,成立小区联合工会,做好居住在本区的退休职工的参保给付工作;第四,建立小区工会志愿者队伍,在各小区工会普遍开展“爱心之家”创建活动,由工会志愿者暨“爱心员”为80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上门办理参保给付手续等等。区总工会四项措施的实施,为居住在区内的退休工人办理给付2.8万人次,给付金额1 021.4万元。

  (金今)

image

金山枫泾镇退管会为退休职工表演节目(王韩摄)

  【轻工玻璃公司工会试行退休职工区域化管理】公司工会积极探索退休职工管理模式,逐步试行区域化管理。(1)开展调查摸底。逐一建立退休职工资料信息库,做到“五清”,即退休职工生日清,身体状况清,家庭情况清,联络方式清,所属地区清。并将全公司4 500余名退休职工的资料输入电脑集中管理。(2)设立管理区域。打破原有分散管理模式,将公司分布全市各区的退休职工划为南区、北区和东北区三个区域,工作经费和办公场所统一管理使用。(3)落实管理人员。根据各区域退休职工的人数,挑选配备了6名管理人员,明确分工负责所属区域的退管工作,实行职责AB角制。(4)制订暂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上海轻工玻璃公司《关于试行退休职工区域化管理的暂行办法》,规范要求。同时,主动与社区对口联系,解决退休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之得到双重关爱。

  (黄美珍)

  【烟草退管会开展自我保健提供8项服务】一是根据不同季节,广泛宣传自我保健知识;二是举办保健知识讲座,请专家介绍营养食疗、健康心理日常保健、老年常见病、家庭急救、用药指南等常识;三是推出医疗咨询、开通医疗热线电话等服务举措,为退休职工解答医疗和医疗保险中遇到的疑问;四是设方便小门诊(针灸、拔火罐、理疗等,每周两天);五是对重症病人提供上门治疗指导服务;六是发放自我保健常识读本;七是对因病造成生活困难及时补助,确保他们的日常生活;八是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组织上门慰问。为把自我保健工作引向深入,开展“健康长寿之星”评选活动,从115名90岁以上的退休职工中评选出11名“健康长寿之星”。

  (江洪生 张洪琪)

  【海运工会关心起义和北归船员】中海上海地区有起义船员33人,北归船员159人,年龄最大102岁,最小近80岁。他们在1949年到1950年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从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冒着生命危险将船开回新中国,为祖国的航海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上海海运行政在全国交通系统率先每年给起义船员每人600元、北归船员每人300元生活补贴,共有1100多人次获40万余元的补助费。工会每年组织他们一次活动,赠送一份慰问品,受到老海员好评。

  (顾惠根)

  【港务局退管会工作重心为向社区化管理过渡构筑平台】局退管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以块组单元为主体的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一是局退管系统建立了块组长工作条例、走访制度、帮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资料台账制度、总结表彰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二是倡导以块组为单元,自主开展活动为载体,逐步将退管工作的重心下移,使块组的活力更加激发。在退管会活动中大力提倡组织学习到块组;开展活动到块组;为老服务到块组。各基层退管会还适当下放活动经费给块组,让块组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有的块组还利用与社区的关系,积极与社区联手开展文体联谊活动和为老服务活动,密切了块组与社区的关系,为退管工作向社区化管理平稳过渡创造了条件。

  (余伟勃)

  【外经贸退管会探索条块结合退管模式试点初见成效】外经贸退管会确定所属畜产环球公司主动与浦东耀清居委联系,作为探索“条块结合”退管模式的试点。企社双方先后签订了《共同敬老协议》、《共建文明协议》和企业、社区、退休职工和退休职工子女《四方协议》,为保证协议落实建立了相应组织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所在居住地退休职工得到了双重关爱,促进了退休职工家庭和睦,给退休职工营造了在社区建设中余热生辉的新天地。

  (王德耀)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