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举办“新亚杯”中、西式点心厨艺大赛】由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委主办;市商业工会、新亚集团承办;市烹饪协会协办的上海市“新亚杯”中、西式点心厨艺大赛于11月4日至5日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举行。这次大赛旨在推动全市百万职工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劳动技能,为青年烹饪技术能手创造岗位成才的条件,同时也为促进上海烹饪行业创新发展,展示海派中、西式点心精湛技艺和风味特色。这次大赛发动面广,参赛队多。来自全市冶金、卫生、司法、轻工、旅游、商业系统及区、县饮食公司、民营企业等66个代表队,分别报名参加中、西点比赛,其中中点比赛47个队,西点比赛19个队。此次大赛除个人参赛外,还命题考核团体的整体合作项目,要求参赛队围绕各自的参赛主题,将整组作品制作成展台展示。这次大赛,一大批青年技术能手脱颖而出,有4名选手晋升技师,16名选手晋升高级工,33名选手晋升中级工。
(田福宝)
【徐汇区商业工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塑造商业新形象】徐汇区商业工会面对中国加入WTO以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徐汇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提高职工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扎实推进职工素质工程。(1)区商业工会与区商业党工委、商委共同成立区商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关于实施提高商业职工素质工程,开展技能培训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培训目标,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区商业职工开展全员培训教育一次,三年内使30%的商业职工操作技能上一个等级或增加一门岗位技能证书;(2)整合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培训项目。分别开展了等级工、电脑、英语等培训,截至年底共培训2.5万人次,帮助职工真正实现一岗多证,一专多能;开展岗位技能操作比武,提高综合技能;(3)开展“先进示范群体或个人”、“我与商德”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虞蔚)
【闵行区职工技能操作比赛活动有新亮点】比赛内容不仅有维修电工、电焊工等传统技能,又有英语、计算机等现代技能。英语比赛在形式上突破了原有的口试和笔试模式,而采用了新颖、生动活泼的情景对话及小品表演,使比赛更具有实用性。来自该区三资企业的41名优秀选手参加了英语比赛,有95%的参赛选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次比赛还聘请了外籍教师作评委。职工技能操作比赛不仅为全区的各种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该区职工的技能素质和进入WTO后的综合竞争力。据统计,该区有280家单位开展大练兵活动,参加人数达2.1万余人次。
(范丽春)
【嘉定区总工会“三位一体”出成效】按照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计划的实施方案,年内推出了“培训、练兵、比武”三位一体的思路,全区各级工会紧密配合企业开展对职工的培训、练兵和比武活动,全年培训职工6万余人,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560家企业开展了251项活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创造经济效益3
000万元,区总又根据嘉定区的“十五”计划和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设,提出了到2005年末,全区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职工拥有一张或一张以上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信息知识、实用基础英语和法律知识的有关证书,有2.5万名职工的职业技术水平上一个等级,1万名职工拥有第二技能等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和措施。
(沈承章)
【松江区工会从四个方面重视抓素质工程】一是制定计划抓组织落实。年初,区总工会在《关于在我区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活动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目标、措施和计划,落实了建立领导班子、摸清职工底数、制定计划措施3个100%的目标。区总工会成立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年中召开全区职工素质工程交流会议,推动面上素质工程各项活动的开展;二是围绕松江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各委局镇街道等工会,根据行业特点,先后为职工开展了电脑、电器、电镀、服装、会计、营销等培训或讲座。据统计,全区各级工会年内培训职工总人数为2.84万人次;三是以开展岗位练兵和比武来推动素质工程的开展。区总工会与商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松江特色菜肴和特色点心比赛、中西式厨艺大赛,激发职工提高烹饪技能的积极性。各局、镇、街道等工会,先后组织9
500人次职工,围绕223个项目,开展共计250场次的各类技术技能操作比赛;四是在开展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中提高职工自身技能素质。围绕20个区重点工程项目,先后组织3
000名职工参加重点工程立功竞赛。7448人次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7 241人次职工提各类合理化建议,实施2 800条,创造经济效益1 065万元。
(莫永涛)

轻工控股(集团)进行职工中级办公软件应用技术技能比赛(姜立铭摄)
【纺织工会建立推进职工技能素质“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晋级“四位一体”的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运行机制。(1)完善职业培训机制。以发展型的优势企业为主,对关键岗位、重点项目、高新产品工作岗位的职工优先进行中高级层次培训;对从事涉及高新技术、引进项目的职工要有超前的提升培训计划;对传统产业岗位调整下来的职工坚持进行适应性培训和定向培训。(2)健全岗位练兵制度。企业内坚持月练兵、季测定、年比武的岗位练兵制度。(3)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技术业务操作比赛的工种逐步体现“四新”原则,即: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4)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企业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任职的资格凭证、竞聘岗位的优先条件、工资晋级的重要依据,并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其制度化。全系统有99个企业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参加培训10
446人。参加技术练兵18 100人。组织技能比赛工种537项,参赛职工6 529人。2 325名技术工人技能升一级。1 162名职工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杜伟钧)
【上海卷烟厂工会抓好两个活动促职工技能提高】上海卷烟厂工会从发挥班组在企业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提高生产制造环节第一手的质量控制水平入手,深入开展了班组“两制一激励”和职工岗位“技术技能练兵”两个活动。通过建立班组长岗位规范巡检制度、质量问题警示教育制度,激励班组员工牢固确立“第一把关人”意识的“两制一激励”活动,更加自觉履行岗位作业指导书,按规范程序安全操作,促进工序流程之间的上下联系,形成早自查、早自检、早预警、早防范的质量受控体系。开展职工岗位“技术技能练兵”活动,提高班组员工的岗位操作、维修技术。在具体运作上,采取应用“模拟市场用户链”的管理方法,利用“岗位一事一训”、“质量工作大家谈”、“质量问题一事一议”、“质量案例讨论会”、“班组质量典型事例征集”等形式,相互交流,破解难题,共同提高。两个活动的开展,使该厂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生产作业中一些以往不易察觉的问题和习以为常的不规范操作得到有效遏制,真正实现了质量关口前移的要求。
(薛蛟)
【烟草印刷厂工会大力推广规范操作法】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工会以总结提炼主体工种的操作方法为抓手,着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对凹印机班前30分钟操作等,总结编写、拍摄了5.28万字、长250分钟的七部规范操作法录像片,作为内部职工培训的主用教材。同时,积极将教材转化为实际应用,工会制定培训计划,采用巡回播放、分班观看、演示讲解等形式,分期分批组织职工培训。一年来,全厂有175名主体工种职工经受了规范操作法培训。年底,经考核评估,一是职工中学文化、钻研技术的氛围浓了。全厂有150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大专、本科班学习;二是规范化操作使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据产损比分析测算,胶印机全年节约纸张67.23万张,凹印机节约纸张420.58吨,为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作出了贡献。
(吴国屏)
【新加坡海事代表团称赞海运职工技术培训】5月16日,中海集团工会主席陈德诚陪同由新加坡海事局、船东、高级海员联合会三方成员组成的海事代表团,参观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了目前在中国航运系统领先的海上安全培训基地,观摩了海上救生、消防、应急用品展览,模拟大型油轮泡沫灭火现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代表团一行还考察了该学院船舶驾驶台模拟器、GMDSS实验室等一流的教学实验场所,他们认为这个教学基地有利于新加坡和中方海员培训、外派方面的合作。
(顾惠根)
【港务局工会坚持分层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坚持突出重点,分层面推进。对集装箱优势产业,要求对职工在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英语等知识方面提高一个水平;对两桥之间开发,综合发展的老企业,要求职工的职业技能上一个档次;对经济效益滑坡,职工下岗,转移的企业,要求加强有针对性的择业培训,增强职工再就业能力。至年底,拥有两张以上技能等级证有1
259名,占职工总数4.03%;技术工人技能晋升一级以上有1
155名,占职工总数的14.89%;岗位或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693名,占职工总数的0.38%;参加社会各类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取证有3
471名,占职工总数11.12%。参加全国职工网络知识普及应用培训有579人并取得了证书。
(王春林)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举行职工技能大赛(周敏)
【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公司创办职工周末学校】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有限公司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创办了“职工周末学校”,为员工搭起了“学政治、学理论、学经营、学技术、学技能”的平台。公司工会先后举办了车辆检测、质量控制、财务管理、新技术运用等讲座和培训班,近300余人次员工接受了教育和培训。据统计,培育出中级工28人,高级工7人,大学本科1人,正在参加业务学习19人,其中有1名员工报考高级工,有4名员工报考技师,有6名员工在自学大专课程,还有1名员工参加了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浦东中心检测站的员工经过ISO9001质量标准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检测商检车的水平,得到了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认可,成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进口汽车的检验单位。
(许育华)
【建工工会注重技术工人人才库建设】(1)完善人才库激励机制。首先,把人才库的横向结构设计成包括劳模先进、能工巧匠、优秀班组长、优秀项目经理等多种人才的扩展结构,并对人才库纵向结构提出集团与基层上下呼应的联动要求。其次,实施为各类人才“树碑立传”、向典型人才授予“特殊荣誉称号”等4项激励机制。(2)探索人才库滚动效应。一是典型引路法,即做好各类人才成功经验及工作方法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二是结对传帮法,即运用结对传帮,让各类人才带动周围职工业务技术水平提高;三是实践锻炼法,即把已经进入或可能进入人才库的职工有的放矢地安排到重大工程上磨炼,使他们较快掌握一些特殊施工领域的前沿技术。(3)发挥人才库辐射作用。一是促进重点工程建设,为卢浦大桥、磁悬浮等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一大批优秀技术工人。二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使集团人才优势得到进一步凸现。三是带动工会工作创新。基础公司工会从卢浦大桥工程技术难题多、质量要求高的实际出发,精心编制“卢浦大桥施工工艺教育培训计划”,并采取“上课、交底、练兵、攻关”一体化实施方案,被职工赞誉为“办了一所工地理工大学”。
(乔瑜)
【住总集团工会举办“以郑平山为楷模,加强中青年项目经理培养”系列活动】这次活动是集团工会在总结推广郑平山项目部先进成本管理法基础上的又一有力举措。系列活动规定参加范围为年龄40岁以下的项目正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以及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中青年项目管理人员。系列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制定并实施青年项目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加强业务培训,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拜师结对活动;组织中青年项目管理人员间的业务研讨、交流活动;开展项目管理知识业务竞赛;开展争当优秀项目经理活动等。住总集团工会还对系列活动提出了“思想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安排、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把握规律,形成机制、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活动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项目经理的业务水平,对培养年轻的项目管理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吴萍)
【市金融工会组织上海市银行业员工业务技能比赛】11月25日市金融工会举办上海市15家银行业员工业务技术比赛活动。133名选手(144人次)参加计算机翻打小写传票、定期储蓄开户、外币兑换人民币和单指单张散把点钞等四个项目的比赛。比赛“重在参与、重在提高”,在综合各单位业务技术比赛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市银行业员工业务技术比赛规则》,组织了专门的裁判队伍和仲裁委员会,评出了多项名次。
(卫国强)
【市医务工会举办素质工程系列讲座】一是在3月14日举办首场素质工程讲座,讲座题目是“为什么开展职工素质教育”、“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学习型班组”、“医务职工自身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首场讲座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要求参加听讲的70名区县医务工会和直属基层工会主席针对每位老师的讲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填写征求意见表,掌握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的需求,使医务职工素质教育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富有成效。至年底,共为19家基层工会开办讲座37次。二是与上海市护理学会共同举办护士素质工程系列讲座。讲座面向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的一线护士,每场参加听讲700余人,考虑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不同需求,三分之二的听课名额发放到区县和企业医院,三分之一放在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体现“大卫生”的理念。讲座内容共设置“当代国际护理新技术新趋势”、“医护文化品格与修养”、“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等8个课题,讲课的老师都是在全国和上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博士、高级讲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宗元以“医务界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了首场讲座。讲座为参加听讲者设置继续教育学分,满足了一线护士的实际需要,8场系列讲座共有5
600余人次参加。
(钱菊敏)
【出版局职工队伍“素质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局工会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行业职工为自然群体,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针对编、印、发不同情况,认真实施分类指导;二是依靠社会力量和自身的优势,适时组织再就业、技术等级以及强化性教育培训;三是以“创文明行业”、“精品机台”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四是建立了由局工会牵头、局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一起参与、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健全了系统每两年进行等级技术操作竞赛考核机制,探索了对于成绩显著的职工注重从职级、职称上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一年来,系统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状况明显改善。印刷行业参加各类培训的员工占在岗总数的70.4%,中级工比例上升17%,高级工比例上升3%;发行集团高级图书发行员已近200人,初、中级发行员占职工总数的35%;印刷、发行高级技师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陈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