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职工技协积极发挥科技性社团功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讲规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全市技协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6万余条,实施技术开发、攻关和革新项目逾8千项,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约2
300个,组织技术交流、技术培训150多次;全市技协技术服务合同额达10亿元。(1)市职工技协认真贯彻全总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市总“职工素质工程”的要求,在全市职工技协中组织开展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中增设了由市技协组织参加的“职工技术创新奖”的评选。基层技协踊跃参与这一活动,42个项目被评为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奖”。在评选出的34项优秀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9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有12项。34个优秀技术成果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89亿元。市技协还借助于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市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优势,召开了技协科技创新主题报告暨项目推介会,请有关方面专家作《当今高科技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发布和推介实用性科技项目,进行项目洽谈和交流,帮助技协干部增加新知识,获取新的市场信息。(2)为发展全市技协的有偿技术服务,市职工技协加强指导和服务,积极协调政策,努力为全市技协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创造条件。经过努力,全市技协的有偿技术服务活动继续得到了财税部门的支持,给予享用国家财政部、国家科委关于“技术转让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项目”的所得税政策。市总工会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签发了《关于本市工会系统基层职工技术协会办理工商登记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基层技协办理工商登记的要求,使职工技协更有利于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渗透市场,拓展业务。(3)全市技协坚持开展同中西部的区域性经济技术协作,加强交流活动。市总工会组团赴湖南省和湖北省进行经济技术考察,并分别与两省总工会技协签订了加强两地职工技协经济技术协作的协议,正式建立了双边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上海技协还与新疆、贵州、青海、山西、湖南、宁夏、云南等地的总工会技协办共同制订了《对口协作省市职工技协主任工作会议制度》、《对口协作省市经济技术协作互访制度》和《关于建立职工技协信息协作网的备忘录》,有效地促进了上海职工技协和中西部地区职工技协经济技术联合。各级技协积极落实协作项目,共实施完成与湖南、青海等地的协作项目12项。(4)为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规范管理,市职工技协从年初时就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管理年的规范活动中。专门召开全市工会职工技协管理工作会议,分析全市技协管理工作的现状,交流规范管理的经验,指出在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21种问题,提出加强全市职工技协规范管理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制订《关于加强上海市职工技协、工会三产资金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职工技协团体会费管理的办法》和《关于加强本市职工技协缴纳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通过层层自查、互查和抽查,请市总工会审计处人员对部分职工技协单位进行审计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还集中举办了19期管理工作培训班,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加强规范管理。(5)市技协十分重视组织建设,注重基层职工技协的发展工作。在职工技协面临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吸收团体会员201家,发展个人技协会员3
000余名,使基层技协组织的发展连续三年超过200家。
(王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