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海市总工会努力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构筑以工会工作六个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的新格局,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基本实现。(1)社区工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235个街道、乡镇都建立了一级工会委员会,建立小区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的有2
193家,占有经济组织居民小区总数的98.5%;成立了1
757个村级经济组织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占有经济组织行政村的94.2%;新建企业组建工会8.4万家,占已开业企业总数的87.5%。吸收会员147.3万人,入会率达86.6%。共有11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区域性集体协商制度;全市19个区县均已建立地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有308个街道、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全市有7个区和74个街道乡镇建立了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2)职工素质工程有新举措。通过评选上海工业“十大技术工人标兵”活动,积极倡导“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全市有36万中青年职工参加了各类计算机技术的专项培训,举办了两期有近万名班组长和基层管理者参加的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组织了女性网络设计大赛,全年职工合理化建议85.7万件,被采纳38.6万件,实施25.4万件,全市命名342项职工创新成果和19项先进操作法。(3)依法治会有新突破。年初,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主席的市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联席会议制度,26家产业(局)建立了产业集体协商机制,143个行业签订了集体合同,71
565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覆盖了259万职工;工会系统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初步形成网络,已有74个区县局(产业)和1
200余家基层企业建立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持证上岗的法律监督员达13
200名。(4)民主管理有新发展。全市国有资产控股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实施率达90%以上,有3
000余家非公企业建立了职代会,新一轮职工代表培训基本完成,累计培训20万人(次),年内又有4家集团公司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表彰了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事业的十佳好校(所、院)长。(5)保障工作有新成效。年内,各级工会帮助3.4万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创业基金超过2
000万元,创办生产自救再就业组织1 500家,培训生产自救带头人5
372名,吸纳下岗职工1.7万人,建成23家职介机构和3个劳务公司的网络,推荐录用10.9万人(次);退休职工参加住院补充保障的达225.27万人,在职职工大病和住院保障分别达到190.05万人和262.34万人,给付60万人(次),近3亿元,公惠医院发放医疗帮困卡17
000张;各级工会资助困难学生7万余人,1
800万元;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支内支疆回沪定居人员的帮困稳定工作,年内对10.1万人进行补助。(6)调查研究取得新成果。年内对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在“四个多样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形成的新特点,了解和把握新时期职工群众的新需求,从而不断找准工作定位,为规划好今后5年的工作打下基础。年内,注重工会的自身建设和干部教育,对7万余人(次)各级工会干部进行培训,工会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工会网站”正式开通运行。
(华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