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4年鉴局产业工会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会
-----------------------------------------------------------------------------

image

主席:李积荣

  

  【概况】(1)围绕集团"三大战略目标"和"四大工程",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在新一轮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开展"增强学习能力,万名职工创新绩"主题活动,全面推行四大工程。集团工会在全行业推广"持续改善活动",宣传学习上海市工业十大工人标兵--徐小平先进事迹,推出"企业合理化建议排行榜"评比制度,合理化建议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4倍,节约金额和产生经济效益约5273.38万元。开展"确保抗击'非典'胜利、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立功竞赛活动,高温期间,各级工会关心职工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动员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2)围绕员工发展主题,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积极倡导"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全面实施职工技能登高计划。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百名职工技术大比武等3次技术比武大赛,并组队荣获市"技能竞赛月"数控机床操作个人第1、2名,维修电工团体第2名的好成绩。通过加大以劳模为代表的职业精神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职工"敬业、创新、开放、成才",塑造SAIC职业精神的成功经验,开展评模创优活动。2003年上汽集团荣获全国集体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集团工会举办"汽车·人与自然--上汽集团第八届职工摄影·书画作品展",出版"可爱的上汽人"画册。(3)围绕企业民主建设,大力推进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的完善,着力提高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能力。《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等制度,使整个行业的民主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集团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实施细则》,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保护制度;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集团对基层二、三层次企业共70家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抽查,二层次企业集体合同签约率达88%,履约率达100%。在"六位一体"干部考核中,共组织1732名职工代表,对39家企业的187名厂级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坚持按照民主程序搞好企业的改制、转制工作。集团新创办非公经济实体16个,新增就业岗位1125个。(4)围绕企业和社会稳定大局,大力推进工会保障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谋利益。完善"困难救助、求学资助、医疗补助、创业帮助、法律援助"的"五助"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帮困送温暖的新局面。关心退休困难劳模生活,通过慰问信和慰问金形式,表达集团党政对劳模的关心和感谢,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对292名重病、大病的职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医疗补助;推行"四项"保障计划。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特种大病保险续保和女职工大病保险达到80468人次,总金额为443万,共理赔6697人次,理赔金额305万元。在集团行政的大力支持下,集团的"救急济难"基金从2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同时募集2300万元的"救急济难"基金增值,增强帮困力度。集团建立"创业基金",无息贷款给困难企业工会创办"三产",解决职工的岗位。集团和基层二级工会帮助390人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工会"三产"吸纳143人;继续深化"曙光计划"。截至年底,集团和基层单位工会共资助困难学生675人,资助金额达33.72万元。(5)围绕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大力推进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顺利召开集团四届一次工代会暨职代会,选举产生由23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9位同志组成的新一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以"建家创特色"为抓手,集团工会召开了创建先进职工之家、先进职工小家特色工作成果发布会,加强对工会经费的收缴和经审工作,出台《集团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工会经费预算制,确保工会经费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吕平)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