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阳撰写的《新时期教育工会建设刍议》一文认为,教育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但由于现行教育工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自身带有一些痼疾,应从民主建会、实力强会、依法治会的思路出发,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更好适应形势的要求。第一要在民主建会上有新的举措。要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会组织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工会有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社会责任,但基层教育工会则应强调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就是代表教职工应对劳动争议、争取或改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代表维护教职工的社会政治地位;要做到计划来自群众、活动吸引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切实把教职工的呼声和意愿作为开展工会工作的第一信号;要坚持会务公开、会员评议、会员选举,将推进基层工会民主作为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向和突破口。第二要坚持实力强会,在依靠物质力量维护教职工利益上有新的举措。要坚持为困难教职工雪中送炭,在推动政府健全社会化帮困救助体系的同时,建立各种形式的互助基金,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要关注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高收入的教职工群体,关爱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增强工会在这一群体中的吸引力、凝聚力。第三要坚持依法治会,努力把教育工会的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其任务一是通过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会代表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聘用合同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劳动争议调处制度和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等,促进教职工民主权利和各项合法权益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二是强化对学校行政权力的制衡,在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劳动标准、有关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的出台过程中,争取源头参与和开展协商;同时真正落实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的民主评议和民主选举权利。(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