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龙、朱汉民撰写的《关于企业经济发展与职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研报告》,是在对上海电气系统10家国有企业和10家合资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深化企业工资分配机制进行探索而形成的报告。调查反映,10家国企职工1998年人均收入1.37万元,分别占当年产值的0.008‰和利润的0.128%,2002年人均收入1.97万元,分别占当年产值的0.0054‰和利润的0.14%;10家合资企业1998年人均收入2.66万元,分别占当年产值的0.0058‰和利润的0.0035%,2002年人均收入3.9万元,分别占当年产值的0.0059‰和利润的0.0037%。职工的工资收入来源主要有工资、奖金、福利三块组成,从增资情况分析,除个别国企过去五年中有1~2次工资微调、合资企业通过工资协商每年有5%~10%不等的增资外,提高职工收入主要是通过提高奖金和福利。调查反映,来自职工方面的要求增资的呼声较大,尤其是国有企业。认为职工的薪酬增长与企业经济增长不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同时也与职工的实际劳动付出不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对此,企业方的看法是:其一,市场竞争激烈,实物量的递增并未使企业经济效益递增;其二,由于企业以往的亏损,补亏还贷压力大,其三,上级公司考核基数过高,其四,盈利后增资容易,但明年利润下滑后难以减资,其五,部分合资企业是从原国有企业分离出来,虽效益好,但怕增资引起母体企业职工思想动荡,其六,部分合资企业认为职工工资已超过市场劳动力平均价格,增资理由不充分。对此作者认为,(1)应坚持劳动力产权薪酬设计理念,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在注重资本要素的同时,要关注知识、技术要素的作用。(2)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实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增值的统一,劳动力所有权与资本权的统一,使职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发展得到同向发展。(3)坚持工资、奖金和福利分配的刚柔并进,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捆绑发展。(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