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颖撰写的《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社会化维权机制的对策》一文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就业结构、社会群体间的利益结构发生变化,工会维权对象的复杂化和维权工作领域的扩大,要求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必须形成开放式、社会化格局。总结近年来的探索经验,这一社会化维权格局有以下方面组成:(1)源头参与机制,通过推荐优秀女职工进入企业各级领导班子、进董事会、监事会等,拓展女职工参政议政渠道;通过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途径,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表达和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和特殊利益;建立“优秀职业女性人才库”,培养和推荐女干部;积极参与涉及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从源头上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2)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组织考核和给与激励等一系列制度,促进女职工的政治、法律、文化、技能素质的提高,创办女职工周末学校、东方女性网络学校等载体,为女职工提高素质创造条件。(3)监督检查机制。借助社会执法力量,形成对女职工劳动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网络。经常性地会同市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情况报告、参与处理、督促落实整改、监督复议、通报联系等制度,及时纠正侵权行为。(4)法律援助机制。市女职工委员会建立的“女职工劳动权益求助热线”为女职工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代理诉讼和非诉讼调解;社区、基层单位设立的“女职工维权信箱”接受女职工信访,形成维权网络。(5)实事服务机制。树立“服务即维权,维权实事化”的理念,致力于为女职工办实事、谋利益。如建立“女性创业指导专家后援团”、“上海女职工自主创业援助基金”,为下岗失业女职工创业提供帮助;组织为特困女职工免费体检。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发挥社会化维权机制的作用,一是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创造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新建企业和社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组建,构筑网络,搭建维权平台。三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热爱工会女职工工作,又具备专门知识的女工干部队伍。(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