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撰写的《关于本市农口劳动模范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提出,目前本市农口劳动模范中存在以下困难情况:一是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在被调查的1797名农口劳模中,60岁以上有692名,占38.51%。农口劳模长期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积劳成疾。崇明县115名农口劳模中,有87人患有器质性疾病,占42.2%。奉贤区256名农口劳模中,身体健康的仅47人,占18.36%。二是收入偏低,困难突出。农口劳模大部分退休早,退休养老金低,有的既无养老保险,又无医疗保险。农村退养劳模年收入人均在1350元左右,同时他们的老伴都是农村妇女,每月只有60~100元养老金,夫妻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他们的收入普遍低于农村的最低保障水平(人均年收入2240元)。三是医保不落实,就医有困难。全市1797名农口劳模中,无医疗保险的有370名,占20.59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340名,占18.92%。农村医疗保险只能限额报销少量药费,解决不了医药费支出。奉贤区一位市劳模患胃癌住院用去2万多元,合作医疗只能报销200元,病逝后给家人留下万余元债务。调查报告分析了农口劳模困难情况的主要原因:年龄普遍较大,无法达到自给自足,子女又在农村,资助父母很有限;镇、村养老保险标准低,大多数劳模只享受每月10~15元的村级养老金,还仅限于70岁以上;医疗费支出大;有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劳模没有享受到劳模津贴,南汇区243名农口劳模仅有71名办理了按文件都应办理的补充养老保险。调查报告提出以下建议:适当提高农口劳模的生活保障水平,达到每月300元,由民政局拨款统一发放;对农口劳模实行特殊的医保政策,发放每年150~300元的医疗帮困卡;设立农口劳模专项困难补助基金。(诸兆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