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4年鉴理论与调研
 
【关于上海企业使用劳务工情况的调查】
-----------------------------------------------------------------------------

  8月至11月,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对上海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首先,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劳务工的主要来源。这次调查363家企业使用的101101名劳务工中51145名为进城务工人员,占劳务工总数5058%。上海郊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进入了劳务工的行列。其次,国企改革分流人员及失业人员成为劳务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对363家企业使用劳务工的调查,下岗、协保和失业人员中从事劳务的人数已占劳务工总数的4928%。调查报告分析了当年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一是劳务用工形式多样化。在363家调查企业中,企业用工总数350672人中劳务工为101101人,用工形式主要有:(1)个人与劳务型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由劳务型公司作为劳务工派往企业工作;(2)企业与个人直接签订劳务合同;(3)企业与市外劳力服务组织或与外地劳动力直接签订劳务合同;(4)企业直接使用劳务工而未与其签订劳务合同。二是劳务工的报酬和社会保障多样化:有以岗位来确定劳动报酬的基数;有以企业与劳务型公司签订的劳务协议来确定劳动报酬的基数;有根据不同的劳务工来源确定劳动报酬的基数。劳动报酬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企业直接支付,通过劳务公司支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有三种方式:一由劳务型公司按规定缴纳“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二由个人作为自由职业者缴纳“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三由企业按规定缴纳“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此外有一些企业根本不为劳务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调查报告提出了当前企业劳务用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企业扩大劳务用工外延,使部分劳务工的基本权益受到侵害。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劳动合同异化为劳务合同;劳务工的工资报酬、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水平较低;劳务工的劳动保护条件差,工伤事故比例高;劳务工的社会保险少缴、漏缴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劳务型公司用工不规范。主要是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确定,对劳务工疏于管理。第三,劳务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工会组建在劳务型公司成为空白点,劳务工入会率低。第四,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务用工监管不到位。劳务用工底数不清、对劳务型公司管理不力、劳动监察难到位。调查报告对规范劳务用工提出建议:一是规范劳务用工,促使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严格控制劳务用工的范围,梳理和整顿劳务型公司,企业加强对劳务工的管理。二是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履行工会维护职能。劳务输入企业应吸纳劳务工加入工会组织,工会组织应加强对劳务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护。第三,加大劳动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诸兆亮)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