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工会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重点展开。(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领会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工运主题。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是市总工会对年度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总体要求。据此,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召开了上海工会系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会,在市总工会系统处级干部中组织了专题研讨班,提出不仅要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上下功夫、在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而且要在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会工作的实践上下功夫。要坚持工会在党的工作大局中的准确定位,坚持把党的中心工作,作为工会工作服从和服务的大局,把团结凝聚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和智慧,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推动职工队伍不断提高素质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在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培育城市精神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慧和力量;要坚持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代表和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权益,将代表和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下半年市总工会研究室组织开展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构建具有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工会工作新格局》的课题研究,较深入系统地反映了学习研究和探索的成果。(2)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时代要求出发,研究探索工会服务大局的任务和途径。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培育城市精神,是上海启动新一轮发展的途径。探索工会在服务这一大局中的新作为,也是2003年上海工运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市总工会召开“科教兴市和上海职工”专题研讨会,认识和明确工会参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任务。围绕市委提出的塑造上海城市精神和争做“可爱的上海人”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上海职工职业精神大讨论,提炼形成的“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学习、合作、卓越”为主要内容的上海职工职业精神,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全市各级工会也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组织了研究和探讨,拓展了思路、达成了共识。(3)从上海工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要求出发,对工会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进行研究。围绕2003年上海工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对近年来上海工会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规划新发展。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听取了党政领导、各级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全面反映上海工会工作的现实和发展要求,实现上海工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的新跨越起到积极作用。根据上海工会“十一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下半年市总机关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了工会工作的课题调研,关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构建具有国际大都市特点的上海工会工作新格局,关于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活力,关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关于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关于健全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为重点的协调劳动关系配套机制,关于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关于职工生活保障状况,关于推进工会工作信息化、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工标准同我国劳动立法的比较等9个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为研究部署2004年市总和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十一大”以后上海工会工作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4)对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维权所面临的新问题的研究。2003年上海工运研究还关注许多新问题。如关于进城务工者的权益问题、企业转改制过程中的职工权益问题、非公企业的职工的民主权利问题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拓展了工会维权的领域,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创新。(5)进一步开发调查研究成果,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调研报告《新时期上海职工队伍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和专题报告《上海职工内部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在全总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进一步开发职工队伍调查的成果,上海职工队伍阶层分化的研究,为市委关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课题研究所吸收采纳,成为该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