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新(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为职工编织了一张帮困网,筑造了一道保障墙。(1)多形式的济困机制:一是建立“阳光工程”帮困基金会,着力扶助系统内特困职工;二是开展“千人帮困结对”活动,形成“职工有难,专人帮困”的良好氛围;三是倡导基层工会建立帮困互助基金会,集团直属企业已有12家建立了“大病、重病帮困基金”、“特困职工帮困基金”、“子女学费帮困基金”。(2)多渠道的解困机制:构建就业解困机构,搭平台,送岗位,帮助困难职工脱贫。一是建立“减压阀”,即以系统内部车管公司为集团劳务中心,至今已成功拓展非机动车停放点300余个,新增道路协管、绿化保洁、综合整治、小货车运输等社会公益项目,大大减轻了集团再就业工作的压力;二是设立“中转站”,即以系统内劳务公司为就业中介,与社会大型超市、酒店保安、民政部门等100余家用工单位相继建立业务关系,先后使608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三是选好“带头人”,即支持职工敢于创业,带头创业,相继创办了快餐中心、保洁服务社便民服务社等10个非正规企业,带出了多名创业者,吸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四是建立“信息网”,系统内用工必须坚持“先集团、后社会”的招聘原则,实现人力资源系统共享。集团《一周短讯》还开辟用工信息栏目,为系统相关企业提供就业信息。(曹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