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考评导向机制。形成了由三级指标及特色工作组成的“教工之家”内涵指标体系,并在保持主要指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年度的工会工作重点予以适当修订和调整。(2)优化激励机制。在原有两年评选一次先进教工之家的基础上,增加了评选先进教工之家免检单位。(3)建立奖惩机制。在将建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指标范围的基础上,将建家业绩和高校工会主席的工作考核结合起来。(4)建立建家考核结果向所在学校领导反馈制度。(5)搭建两级建家平台。在巩固校级建家成果的同时,大力推进和规范二级院系、部门的建家工作。2003年上海高校建家工作喜结硕果:华东师范大学工会在高校系统第一个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工会荣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另有半数以上高校工会和一批部门工会跨入上海市高校“先进教工之家”和“模范教工小家”行列。
(张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