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4年鉴特载
 
王安顺在上海市总工会十一届一次 全委会上的讲话
-----------------------------------------------------------------------------

  (2003年6月12日)

  王安顺

  刚刚召开的上海市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团结鼓劲的大会,会议开得很成功。市委和全总对这次会议很重视,陈良宇同志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全总也专门发来贺电。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这次大会经过全体代表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总工会委员会,我代表市委向新当选的上海市总工会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较高,群众基础良好,人员结构合理,体现了先进性、代表性、广泛性的特点,体现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市委相信,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能顺应新时期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担当起上海工会事业继往开来、进一步蓬勃发展的重任。

  刚才,陈豪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明确了新一届委员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目标,并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很全面,我完全同意。下面,我代表市委再提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自觉性

  要真正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工会工作,就要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增强自觉性,需要提高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新时期一切工作包括工会工作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理论指南。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能指导我们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新实践,包括工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比如,工会工作对象的领域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国资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等的迅速发展,使工会工作对象的领域范围大大扩展。又比如,职工队伍的结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有失业下岗工人群体,也有知识分子创业群体,既有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群体,也有非公企业、多元产权制企业中的职工群体,上海职工队伍的构成成分日益多样化。再比如,工会工作对象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上海与国际经济联系的不断紧密,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对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一定影响,增加了工会工作开展的难度。还比如,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有了种种新的表现形式,复杂化趋势不断加剧,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协调的任务越来越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加大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难度,所引发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作出强有力的说服和解释。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所有这些难题,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加以破解。

  (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工会工作,要不断把握总结新规律。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于工会工作来说,我们就是要学会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职工群众队伍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的研究,加强对工会自身建设规律的研究。通过认识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不断破解难题,推动工会工作和工会事业向前发展。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增强自觉性的前提。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理解透彻了,在工会工作实践中贯彻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也就增强了,自觉性也就提高了。希望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到位,不断提高和增强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会工作的自觉性。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会工作

  工会组织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团结和带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认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思考和把握,找准定位,体现作为,发挥作用。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明确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

  上海工人阶级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力军,就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就是实现我们党各阶段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上海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我们工人阶级的共同参与和创造分不开的,上海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样需要我们共同描绘。现在,上海已经确立并正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号召“走通华山一条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00O美元到75O0美元的跨越,推动上海新一轮发展。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团结全市各行各业各界的力量,同心协力,艰苦创业,拼搏奋进。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也是工会工作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应当扎扎实实完成的根本任务。

  多年来,上海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上海推进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全局,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企事业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同上海筹办世博会、培育城市精神、建设政治文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等全局工作的具体要求相融合,广泛组织职工、宣传职工、发动职工、凝聚职工,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转化为实现上海宏伟发展目标的巨大推动力。

  (二)要认真履行基本职责,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在职工队伍中的地位、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工会组织是不是真正履行了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这项基本职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力维护,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只有充分尊重、维护和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得以真正贯彻落实,才能使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得到正确引导和保护,才能使改革和发展获得强大的力量支持。

  切实维护自己所联系的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所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一定要立足长远,着眼大局,担负起维权的职能,把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继续保持上海心齐、气顺、劲足的大好局面;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维权要把握源头,积极参与有关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施,认真参加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的制订和审议,使工会维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维权要健全机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新特点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在企业、行业和区域中的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等,形成和完善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实现工会维权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维权要突出重点,关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职工转岗分流的安置措施,关注企业转制改制过程中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益的落实,关注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劳动生产条件的改善,关注特困职工和困难劳模的工作和生活,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要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体系和工作体制,最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群众。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必须自觉维护和巩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组织到位、工作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上海经济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工会工作要站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毫不放松地抓好各级工会的组建工作,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把各行业、各部门的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紧密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

  工会工作要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主动适应职工队伍的新变化,深入研究职工群体的不同需求,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要研究如何适应国资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在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研究如何既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具体利益,又善于协调和整合各方利益,增强工会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工会不仅要巩固在困难职工群众中的工作基础,还要加大在专业技术人员、青年职工等群体中的工作力度;不仅要维护好本市职工各方面的权益,也要把外来务工人员组织起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工会的建设,还要加强社区工会的组建,把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职工队伍纳入工作视野。只有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了,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了,才能使建立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更加巩固,工作有效性更为明显。

  (四)要敢于和善于化解矛盾,妥善处理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

  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和组织起来,是巩固新时期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一项根本保证。但在当前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分化、利益矛盾关系不断复杂化的情况下,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和组织起来确实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出资人利益与雇员利益、国家发展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等在不同时间、不同单位或企业有着千差万别的矛盾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保持清醒的认识,勇于面对矛盾,充分发挥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的职能优势,善于处理复杂关系,发挥好工会组织在群众工作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职工群众从总体上讲是改革的受益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企业转制过程中,部分职工群众遇到了暂时困难,作出了局部牺牲,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暂时的损失。对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对改革中的困难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各级工会要从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把维护职工群众现实利益与维护国家发展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积极妥善地化解复杂矛盾,既要引导职工群众理解改革、投身改革,又要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既要引导职工群众自力更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又要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帮助;既要引导职工群众自尊自强、自立自信,又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党和政府救急救难、扶贫帮困;既要引导职工群众自主学习、自我培养,又要想方设法为职工群众提高岗位技能创造条件;既要引导职工群众增强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又要真心实意地对权益受损的职工群众给予法律援助;既要及时全面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又要引导职工群众把党的主张化为自觉行动。总之,工会工作要把握好职工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保证各利益群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坚定职工群众对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心。

  三、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在新选出的市总工会委员会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既有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专职干部,也有从其他领导岗位转过来的优秀干部,各区县工会班子换届后也是类似的情况。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各级工会班子的自身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的观念,把握好工会工作的方向。工会干部要学会把党的声音转化为工会的语言,把党的要求细化为工会的行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自觉地贯彻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把精心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作为全市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工会班子要认真组织好工会干部的学习,并通过工会干部的学习引导和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在学习中,要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做到研究探索工会理论有新建树,工作范围有新开拓,工作体制、机制有新突破。

  (二)要加强组织建设。

  奋斗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确定了,队伍就是关键。党的组织建设是这样,工会的组织建设也是这样。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针对有的地方基层工会组织覆盖有空白点、工会工作有薄弱环节的状况,依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二是要加强对各级工会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和教育出一批党的工会活动家。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工会系统的工会干部学院、工人文化宫等教育资源和阵地,结合党校、高校等单位,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同时,要为工会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总之,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本质上是群众组织。要时刻注意加强和改进工会作风建设,注意克服和防止机关化、行政化的苗头和倾向。要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群众路线,时刻关注职工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及时关心职工群众的安危和冷暖。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出精神、有状态、鼓干劲,以良好的作风和精神面貌为广大职工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

  刚刚胜利闭幕的上海市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新时期上海工会工作明确了奋斗目标。会议选举产生了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为全面完成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希望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和指导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团结和凝聚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市委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上海工会事业和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新世纪上海新一轮发展再建新功、再立新业!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