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5年年鉴劳模
 
综述
-----------------------------------------------------------------------------

image

  普陀区举办“赞美你,光荣的劳动者”劳模先进表彰大会,于井子等劳模接受访谈(金今)


  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就提高劳模的待遇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党和政府要全方位关心劳模,特别是生活困难的老劳模要予以重点照顾”。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和市委副书记王安顺也分别对劳模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抓紧出台解决劳模生活困难的措施。遵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市总工会对上海市劳动模范生活状况作了专题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了劳模的身体健康、养老金水平、居住状况三个方面。据调查统计,上海共有1.4万余名劳模,其中9000余名退休劳模。他们中大部分退休于20世纪80—90年代。如今,他们年龄一般在70—80岁左右,最大的已经90多岁了。退休前,他们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行业,其中以纺织、机械、轻工等行业的人数为最多。(1)退休时间早,退休前工资低,退休后养老金更低,享受每月数百元养老金的人占相当的比例。(2)退休前,由于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超负荷劳动,致使大部分劳模不同程度患有疾病。(3)绝大多数是多子女家庭。不少人的子女面临下岗之忧,家庭负担重。市总工会还积极会同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就退休劳模的生活、医疗和住房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有关劳模生活现状的第一手材料,对提高劳模待遇进行了多次协商和研究,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在专题调查、广泛座谈、充分酝酿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市民政局等单位联合起草了《关于提高上海市退休劳模待遇的实施意见》。8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上海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总工会等五部门关于提高上海市退休劳动模范待遇意见的通知》,要求:(1)提高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退休劳模生活待遇。自2004年9月起,月养老金低于1000元的城镇退休劳模养老金按1000元标准补足差额。同时,在上海市退休职工月养老金调整的基础上,退休劳模的月养老金也同步提高。(2)凡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或已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的农口劳模,参加小城镇保险。并且,“在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将他们全部纳入“上海市退休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费用由市总工会解决。(3)城镇退休劳模家庭住房人均面积低于本市住房保障标准、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优先享受廉租住房政策,以实物配租方式解决住房困难或优先购买或租赁由政府提供的自住中低价商品住宅一套。(4)建立劳模特殊困难帮扶资金,对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劳模进行帮扶。11月12日,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又联合颁发了《上海市退休劳动模范特殊困难帮扶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帮扶对象的帮扶标准:劳模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给予500—3000元不等的帮扶金;劳模因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可给予3000—5000元不等的帮扶金;劳模因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给予500—1000元不等的帮扶金。另外,11月15日,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向各区县房地局发出《关于落实〈关于提高上海市退休劳动模范待遇的意见〉的通知》,就退休劳模的住房问题,向上海各区县房地局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将解决退休劳模住房困难的措施逐一落实到位。(宋震)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