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生参加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会

 

  8月20日,为期4天的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班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协办。中国记协副主席徐心华,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赵晨鯬等出席会议。160多位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及全国各省(市、区)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代表及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者参加了研讨交流,研讨班还邀请了10位专家评委和22位中国新闻奖获奖作者参加讲课,采取获奖作者围绕获奖作品介绍经验,专家评委和参会代表交流互动的方式,对中国新闻获奖作品的重点篇目进行研讨、鉴赏。“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这是来自本次研讨会上的呼声。

  活动主办方首次提倡新闻媒体工作者与“含新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校师生代表旁听”相结合,共同研讨、赏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从而使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有机会跟优秀的新闻获奖作品和获奖人近距离接触。

  本次研讨会按电视、广播、平面、网络等进行细分。作为复旦大学视觉学院广编专业的学生代表,记者有幸分到电视组。电视组由中央电视台副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主讲。赵院长逐一对此次参评的部分获奖作品:《地震灾区第一夜》(江西电视台)、《天价住院费》、《孙福明假摔》、《吉林化工厂原料泄漏事件》(吉林电视台)、《党义》、《科学发展观系列》(中央电视台)等进行了点评,并总结指出,获奖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本色加亮点”。“本色”的共性则是真实,真实不仅体现在舆论监督中,在正面报道中,真实同样具有力量;“亮点”即为特色,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同时他也希望全国新闻工作者多一点激情,多一点生活,多一点主动,多一点自己的话。

  此次研讨会对参加旁听的传媒专业师生无疑是一次提升业务水准的绝好机会,使我们有机会第一视角了解中国最高新闻奖项的参评、评审要求:第一时间领略获奖作品风采;第一现场接受专家指点。会后,应邀的高校师生相互交流,并纷纷表达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诸如此类的机会,与当代媒体零距离接触。

  展示丰硕成果,提升优秀新闻作品的示范功能,充分发挥中国新闻奖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培育新闻人才、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新闻报道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正是本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通讯员:范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