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文化 >>正文
近现代上海犹太人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东方讲坛专题讲座

  2010年6月6日上午九时,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王健来到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东方讲坛,为听众们专业、细致地讲解了《近现代上海犹太人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一话题。听众们认真地记录下王健的讲解,整个会场一时只剩下王健低沉的嗓音和听众们用笔在本子上书写的“唰唰”声。

  王健通过对犹太人宗教生活、重视教育卫生等几方面描述,让听众们对犹太这个始终在历史舞台上饱受争议的民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犹太人重视教育,他们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使犹太民族得到发展,听众们表示,以前总是片面地知道犹太人聪明、富裕,但不知道原来犹太也是一个勤奋、有远见的民族。王健讲述上世纪2、30年代,居住在上海的俄罗斯犹太贵胄——以沙逊家族为首,建造了一批典型的犹太风格的高层建筑,其中沙逊大厦、摩西会堂、拉希尔会堂等还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可见其犹太风格建筑对上海建筑发展的影响。而塞法迪犹太人,俗称的英美犹太人,其中的代表人物——哈同,他受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娶了一个中国妻子,晚年信奉佛教,而且哈同的中国养女回忆家中的晚餐永远是一份犹太式、一份中式,哈同的葬礼更是举办了两次,一次犹太式的、一次中式的。让听众们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迁徙,不是必然被同化或是坚持自己的民族根性,而是在生活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汲取对方民族的“财富”,也给予本民族的“珍宝”。

  王健在最后提及今年上海世博会以色列国家馆,是世博会成立以来以色列首次建立国家场馆,见证了中以两国的友好邦交。讲座最后,延长了近半小时的提问环节,听众们纷纷提出疑问,王健也作了详细的讲解,使听众们满载而归,收获良多。

 

 来源:长宁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