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古戏乐”是流传于上海市松江区民间的一个古老的器乐曲音乐种类,其代表作《十锦细锣鼓》主要由隶属松江的泗泾镇民间演出团体“阳春堂”。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传至第七代传人,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松江古戏乐”主要是由戏曲音乐和民歌小调转变而来的,由于是从戏曲和民歌小调转变而来的,因此而具有戏曲音乐的特点,但是,又因为是从曲的立场上来理解、进入和会通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而形成纯粹的音乐的曲的,故名“古戏乐”。这种古戏乐由于是产自古代松江,因而名曰“松江古戏乐”。
“松江古戏乐”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不是古代戏曲音乐和民歌小调的活剥、照搬和移植,它受示于明代万历年间形成并流行于松江地区的“十样锦”这种音乐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以集锦的方式将各个不同的戏曲剧目中人物演唱的片段或句子或伴奏(过门)音乐,以及当时流行的民歌小调有选择的集中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意韵的曲式和旋律,即一定的音乐形式进行演奏。
“松江古戏乐”是诸多古代吴音中的吴音之一;“松江古戏乐”为我们研究古代某些戏曲音乐的原初形态(包括曲牌)、音乐形式的配置、演唱方式,甚至发声方法都提供了难得的活的范型;“松江古戏乐”也为音乐界研究以松江地区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古代的音乐元素的来源及其音乐体式的构成,提供了活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