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自江苏进入上海,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据史料考证,这一年,清朝战祸不断,自然灾害频发。江苏境内的贫苦民众和淮剧艺人们,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进入上海谋生。百年淮剧就这样,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被带入上海滩。
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集中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这是上海淮剧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欣赏需求的源泉。同时,上海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人文环境,也成为上海淮剧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土壤。
民国元年(1912年),淮剧艺人韩太和,创建了“韩家班”,活跃于上海闸北太阳庙路(现汉阳路)、南市斜桥、南码头三合街等地区,陆续出现了以坐唱为形式的,较为简陋的民间小戏的演出形式。上海淮剧的早期观众群体,主要是聚居于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码头及市区四周的边沿地带,郊野市镇的贫苦民众。当时,南腔北调的不同戏曲、歌咏,传唱于市面。淮剧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历史大环境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赢得了博采众长的机会。凭借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淮剧最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挣得了一席之地。淮剧在上海的戏曲发展史,每一页都浸透着大都市百年巨变的荣辱甘苦。淮剧自打进入上海滩,萌芽成长的每时每刻,都和上海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