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曲,其作为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发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经历了约两百多年时间。
两百多年来,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社会、人文、经济变化紧密相关。从“本滩”、“申曲”到定名沪剧;从茶楼书场、游乐场,到形成大型剧场综合艺术。沪剧的发展轨迹,以独特的文化载体方式,记录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
沪剧从发源之初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特征。早期对子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进城后又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被称为“沪剧西装旗袍戏”约有250出,它反映了近代上海的都市生活,适应了市民观众新的审美需求,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演出的主流。这是一份中国戏曲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
解放后沪剧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现代戏创作演出取得突出成绩。以丁是娥为代表的众多著名沪剧艺术家,创作演出的《罗汉钱》、《星星之火》风靡全国。这两个戏拍成的电影,深受欢迎,经久不衰;《芦荡火种》和《红灯记》被改编移植成现代京剧,阿庆嫂和李玉和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形象。在全国两百多个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走上了以现代剧作为主要演出样式的艺术道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剧种。
新时期以来,沪剧艺术与时俱进,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显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璇子》、《姊妹俩》、《明月照母心》和《今日梦圆》好戏连台,又先后获得了全国最佳电视连续剧金鹰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上海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等全国和上海的重要奖项。茅善玉、马莉莉和陈瑜等优秀演员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剧院连续十年举行的沪剧回娘家活动,正在试图进一步加强了剧种和市郊农村观众的联系,还千方百计地走向街道里弄和中小学教唱沪剧。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日益全球化、多元化,沪剧艺术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例如:上海本地青少年对沪语日渐陌生;没有固定的沪剧演出剧场,本土文化的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人才流失、断层(戏曲学校沪剧班一连几年乏人报考);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演出团体现仅剩3个,且保持经常性演出的仅2家。希望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沪剧艺术采取更有力的保护、抢救措施,使这颗浦江明珠能重新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