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艺术 >>正文
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该剧种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昆曲起源于“昆山腔”,它是元末明初一种将江苏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曲调。到明代嘉靖初年,昆山腔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并在曲调运用上,吸收了北曲的长处,形成了昆曲演唱体系。梁辰鱼的戏曲《浣纱记》首次运用了改良后的昆山腔,使昆曲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传入北京,明末清初时又几乎流传到整个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从清代康熙年间起,昆曲出现了衰亡的迹象。乾隆年间,北京的昆曲在与京腔、秦腔和徽班的竞争终于败北;而南方的昆曲虽还占有优势,但也不是当初独尊一面的局势了。到了民国时期,昆曲艺人们更是惨淡度日。

  1949年后,昆曲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上海成立了上海昆曲团,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认为“昆曲必亡”的看法,为昆曲复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因为昆曲演员的成长周期长,投入学费多,淘汰率又较高,使近年来上海青年昆曲演员严重流失,昆曲的生存相当艰难。

 

 来源:上海群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