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艺术 >>正文
上海港码头搬运号子

  “上海民间音乐——上海码头号子”简介(杨浦)

  上海码头号子是在码头劳动中产生、在码头劳动时所唱的民歌。

  上海码头号子源于苦难的旧中国。旧社会的码头工人地位如同奴隶,生活不如牛马。他们面对苦难的身世,艰辛的生活和沉重的劳动,发出了不平之鸣,其中有愤怒的控诉,也有无可奈何的自嘲。经过你传我诵,便形成了上海码头号子。

  解放前,杨浦地区的码头装卸条件极差,主要靠码头工人手提肩扛来

  完成。这一劳动过程常采用集体方式进行,要求同心协力、步调一致,于是与码头装卸劳动紧密结合的码头号子就产生了。杨浦区地处黄浦江边,区内造船业、修船业、水上运输业十分兴旺,故而杨浦地区的船台号子、杠棒号子等码头号子比较丰富。

  码头上,工人扛着沉重的货包奔走于码头与仓库间,要用一尺多宽,一丈多长的跳板,一头搁在船边,一头架在高凳上,然后一块板一块板地延伸至仓库作为走道,工人们称之为“过山跳”。两个码头工人肩抬二、三百斤的棉包,缓慢行走在“过山跳”上时,经常唱着这样的《杠棒号子》:搭起来噻!噢嗨——!开步走喽!嗨——嗖!脚下小心!嗨——嗖!三节跳板!嗨——嗖!大胆上去!嗨——嗖!别向下看!嗨——嗖!棉包杠完!嗨嗖嗨嗖!有你钱赚!……

  目前杨浦地区仅有极少数退休的老码头工人会哼唱码头号子。

  随着码头装卸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杨浦地区的码头工人再也不用哼着号子夯大包了,渐渐地,码头号子不再在港区流传。然而,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已成为研究码头文化的珍贵史料。   

  

  “上海港码头搬运号子”简介(浦东)

  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的主要港口在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后因吴淞江河道淤浅,港口作业逐渐从青龙镇转移到上海浦。1265年前后(宋朝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年),设上海镇并设市舶提举分司。1403年~1404年(明朝永乐元年至二年),经大规模整治,形成黄浦江。1843年11月,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185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1870年后成为中国航运中心。1931年,进出口吨位居世界第7位,成为远东航运中心。

  随着旧上海“远东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那些从五湖四海来的包括大件、特大件、笨重和超重的货物,全部压在了码头工人的肩上,码头工人在劳动中迸发出来的号子,是经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劳动的歌声,它是工人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受压迫时的呐喊。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革,唱出了劳动人民的辛酸。

  出现在沿海都市港区的上海港码头号子,不仅有别于内地建筑类、农渔类号子,而且包容了五方杂处的帮派艺术色彩,它显示了我国号子音乐遗产的一种独特性和唯一性。码头搬运号子的多种类别,因其搬运不同物件、不同装卸环境、以及不同参与人数而产生。当时聚集在上海港的码头搬运工人来自长江沿岸、沿海甚至全国各地,除城市贫民以外,还有农民、渔民、船民等,他们以同乡关系为纽带,结帮成派地进行劳动和自我保护,如苏北帮、湖北帮、上海帮(本帮)、山东帮、宁波帮等;所唱的号子也由于各地方方言语音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带有各地特色和各派风格的码头号子。其中,以“苏北号子”和“湖北号子”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普及。由于码头工人的流动性较大,也无固定的劳动场所,因此无家族传承,也无师承传授,大多是父与子、兄与弟、连襟、同乡等亲友之间在劳动的过程中边搬运边哼号子进行口传,传承方式是一种自然传接的“劳动传承”。以苏北帮为例,现录有四代号子手。据现有资料普查统计,由于装卸的货物、搬运路线不同及搬运方法的不同,码头号子可分为四大类九个品种,包括《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堆装号子》、《杠棒号子》、《单抬号子》、《挑担号子》、《起重号子》、《摇车号子》、《拖车号子》。其节拍变化多样、自然;每一类、每一种号子又各具特点。

  号子指挥大家统一步伐、协调动作,是一种艺术化的劳动指挥号令。它的节奏与劳动节奏完全契合,是所有民歌中与生产劳动实践关系最紧密的。唱者都是男性,“领”“和”结合,音区宽广、嘹亮,多高音区,尽显阳刚之美;它的旋律大多是五声音阶为主的民族调式;它的律动单位长度适中,有强烈的节拍感,强音明显突出,效果强烈;力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提示着动作的上下、前进的方向、搬运的路线及货物的标记和堆装等。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曾在上海港码头与搬运工人一起劳动,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1934年他为田汉的新歌剧《扬子江的风暴》创作了插曲《码头工人》。1964年初上海淮剧团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和以后改编成京剧的《海港》,都取材于上海港码头搬运工人的生活,其中很多音乐和唱段是吸取码头号子的原生态素材创作的。为了保存和整理这些珍贵的曲调,上海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就开始了采集、整理号子音乐的工作,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中,搬运号子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共收录了300多首由工人原唱的录音资料和专业音乐工作者记谱整理的各类号子谱例。

  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进程、港湾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机器所替代,当年肩扛手拉的上海老码头都已年逾古稀,工人们搬运货物时所唱的号子,也随之渐渐地跟随着劳动消失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港区新职工则无法亲历也难以再听闻这类与体力搬运相依相存的歌种,为此,该项目亟需抢救保护。

 

 来源:上海群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