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花,是南汇地区作为民居厨房的装饰画,在每家人家灶头的“灶山”(装樜、护烟囱和灶面的短墙)上,画上各种图画与图案,民间称之谓“灶头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还流行于整个江南各地。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欢以灶花美化灶头。
南汇的建灶历史悠久,早见于宋元时代,可见清代钦定四库《熬波图》中反映,下沙盐场就有“各团灶舍”、“起盖灶舍”之画页。相传,那时人们为求盐业丰收,在盐灶、家灶上作画。民间家中的灶头,设有灶君,专管人间善恶事,因此,人们在约束行为规范的同时,还在灶山上画“灶头花”,献美于灶君老爷。倘若不画花,俚人视”白色”为“豆腐灶”,会惹灶君爷生气。所以人们习惯于在灶上画“竹”寓意“祝(竹)报平安”,画“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鱼)”,画山水祈求“一帆风顺”(指画中必有帆船),塑“鹰、鸽”,反映着俚人心想“雄鹰展翅、和平吉祥”的良好愿望。虽然灶花画,不登大雅之堂,不上史料记载,不被文人墨客的青睐,但是,经过历代深资泥工匠师的艺术积淀,逐渐提升为独具南汇特色的民间灶花艺术的一枝奇花,飘香着江南农村集镇的千家万户。
南汇灶花,起源有待于进一步查考,但从目前的普查资料显示,可见于晚清光绪年间。当时,南汇泥水匠很多,能画灶花的每个乡镇均有10多人。其中,大团康家店、牛桥港北首的唐阿妹(男),他的手艺成熟于民国初年,名扬浦东,新场傅树棠的高徒陆阿四和他的儿子陆根兴,在新场地区可算灶花一支笔,新场东隅又有“薛家一支花”的美传。
灶花画流传区域甚广,浦东奉(奉贤)南(南汇)川(原川沙县现为浦东新区)为灶头画尤为突出,无论是大户人家,或是一般平民家庭,砌了灶头,都喜欢请人画灶头画,以图美观、吉利。
画灶花,艺人称其为“干湿画”、“湿壁画”、“国画”,也就是说,趁灶头刚砌好,泥灰还湿润、未干之际,迅速作画,一天完工。如作图案,则打淡格划线,然后用石灰包于袜统,喷灰于灶壁,印出细条后再勾深;如画山水人物,则直接作画。待灶头启用,自行烤干,几十年不褪色。
灶花,就内容而言,可分平面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动物画、图案画和立体“灰塑”等。人物画要注意:面相漂亮要入神,内衣外衣要分明、姿态做啥象啥,颜色不能太深。画面内容为戏曲故事、神仙造型、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各种画面各显特色,取各种口彩,反映了每家人家的美好愿望。
画灶花,无论你二眼灶、三眼灶、四眼灶、木梳灶、额(弯)方灶,一工人工必须画好。艺人们通过积累,总结了很多经验。如:画山水,线条要均匀、深淡一致;画树有三忌:一样深浅不好看、一样粗细不好看、一直弄统不好看。画花卉要掌握:“凹塘笔墨深、面上描得淡,能见光照立体感强”;画图案、画线条都有一整套的艺诀。
南汇灶花,存在于大众文化之中,灶是凝聚合灶同餐、家族共食之维系,是“庖人为政一切调和”族中和睦之纽带。在灶上画灶花,它真实地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追求家庭和睦、环境美化、家居装饰的传统理念。保护灶花艺术,营造群芳斗艳之态,对于人类维护文化多样性颇具一定的社会价值。南汇灶花,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渗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之基因。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人文支持,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灶壁画艺术、服务于当今社会实为意义深长。
随着现代燃具液化器的问世,传统老灶头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老灶头仅存于偏僻乡村的老屋,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消失于民间。故抢救灶花艺术迫在眉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