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万隆酱油”诞生于1880年的钱万隆官酱园,至今已有126年的发展历史。
钱万隆酱园的创始人钱锦南,当时是“奉南川”三县的著名绅士,也是唯一的戴红顶子花翎头衔、穿黄马夹经商的“浦东人”。他依靠外号叫“牛肉老五”的朋友的官场势力,于光绪五年(1880年)合伙在上海磨坊街开设“万隆酱园”,当年江浙两省衙门颁发的青龙招牌上刻有“官酱园”三个金字(这块古老的招牌历尽劫难,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是老工人藏在木匠间的刨花堆里才得以保留至今的)。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其子钱子荫接掌酱园,与牛肉老五散伙后在浦东的张江栅重开钱万隆酱园。到了第三代钱安伯手上才创出酱园世家的鼎盛时期,打出了“晒街油”精品。这种酱油要放在大缸内曝晒三个伏天,日晒夜露,翻滚起沫,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才能酿成。当时的“晒街油”价格卖到豆油价。产品名震奉南川,后由于供不应求,需要缩短日晒周期,遂采取晒煮结合的酿造方法,取名“晒卫油”。在北伐胜利到抗战前的一段时期中“晒卫油”年产十万斤左右,享誉大上海。当时,上海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话:“一口香酥高桥松饼,妙不可言钱万隆酱油”。新中国成立之初,第四代酱园主抽掉资金去海外,只剩下几间破房子,二百来只酱缸,生产条件简陋,老牌产品特晒酱油也停产。改革开放后,传统特色的晒油重放光彩,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醇厚,久贮不变,投放市场后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1983年3月,首次出口国外,开创了上海酱油出口的先河。
钱万隆酱园是清末沪上本帮、盐帮、宁帮三大酱作业的本帮帮派酱作工艺。传统工艺是:棒敲制曲,土灶蒸料,木架机压渣,酱色靠自测,咸淡嘴品尝,发酵、晒油、存放靠酱缸,出油、送油靠肩挑。主要原料是黄豆、面粉,设施仅有竹匾、箩、缸、木榨床等简单工具。生产工艺以自然晒制为主,春准备,夏造酱,秋翻晒,冬成酱;酱成后存放一年为陈酱后再进行压榨出酱油。因陈酱醅要用布袋套装,上木制榨机榨,所以头遍榨叫套油,第二遍榨叫双套油,第三遍榨叫双双套油。其工艺程序为:选料浸泡(一昼夜)→蒸煮→制豆曲(七天)→酱醅发酵(经三个伏天)→陈放一年压榨→成油晒露(六——八个月),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春天投料,至冬收获。几百只缸整齐排成长长数列,形成了“晒油街”,故生产的酱油称为“晒街油”。当时工人长期住在园坊,劳动强度极大,每天搬运酱醅和压榨石块条上万斤。由于选料精,选用低油脂,高蛋白质小颗粒黄豆和工人长期日夜照看,突出传统酿造工艺中的“日晒”工序,终于生产出质地厚、鲜味好、色泽红、香味足、久储不变的特色“晒街油”和之后的“晒街卫油”。经过百年的发展,钱万隆酱油先后开发出酿红、原汁红、特酿、佳酿等16种系列产品,其中香菇酱油曾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特晒酱油先后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2003~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等称号,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贸易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
近十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粮食在不断调价,可是酱油不调价,甚至出现了一袋酱油的价钿不抵一瓶矿泉水的现象。同时外地产品充斥市场,不少是拼制勾兑的化学酱油,价格低,竞争力强,造成恶性竞争。真货实料的钱万隆酿造酱油由于粮食调价,人工等各方面生产成本提高,造成连年亏损,生产数量逐年减少。如要开拓,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企业难以承受。因此目前“钱万隆酱油”步履维艰,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