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静安的社区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活动室、团队、名人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为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并掌握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手情况,社区指导部在2007年上半年开展了一次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各位指导员深入基层,亲自走访了辖区内的每个居民小区。调研历时一个月左右,对象为全区所有的小区,内容涉及各小区的活动室情况、会所情况、团队情况、文化名人情况,以及对文化馆的要求和希望。
现将调研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小区概况
截至2007年7月,我区共有5个街道,72个居民小区,其中江宁街道19个,南京西路街道15个,曹家渡街道14个,静安寺街道12个,石门二路街道12个。
二、活动室情况
在72个小区中,共有各类活动室85个,总面积为4582平方米。其中江宁街道23个,1588平方米;南京西路街道17个,636平方米;静安寺街道16个,583平方米;曹家渡街道15个,980平方米;石门二路街道14个,795平方米。
另外,在新型小区中,又有会所11个,其中江宁街道3个,石门二路街道3个,曹家渡街道3个,南京西路和静安寺街道各1个。
三、文化团队情况
排除所有体育团队,小区共有各类文化团队304支,其中静安寺街道83支,江宁街道76支,曹家渡街道64支,南京西路街道52支,石门二路街道29支。活动类型涉及合唱、舞蹈、戏曲、书画、手工艺、读书组、时装表演、乐器、摄影、外语十大类。
1、合唱队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合唱队53支,其中江宁街道15支,南京西路街道12支,静安寺街道11支,曹家渡街道10支,石门二路街道5支。另外,每个街道各有1支街道级的合唱团队,故我区共有基层两级合唱团队58支。
2、舞蹈队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舞蹈队72支,其中江宁街道21支,南京西路街道7支,静安寺街道23支,曹家渡街道15支,石门二路街道6支。另外,每个街道各有1支街道级的舞蹈团队,故我区共有基层两级舞蹈团队77支。舞蹈类型涉及交谊舞、健身舞、排舞、腰鼓等。
3、戏曲队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戏曲队35支,其中江宁街道7支,南京西路街道6支,静安寺街道9支,曹家渡街道6支,石门二路街道7支。另外,街道级戏曲团队中,江宁街道有3支,南京西路街道8支,静安寺街道8支,曹家渡街道3支,石门二路街道9支。故我区共有基层两级戏曲团队66支。戏曲剧种涉及京剧、越剧、沪剧、淮剧、粤剧、昆曲、评弹等。
4、手工艺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手工艺班46支,其中江宁街道14支,南京西路街道10支,静安寺街道9支,曹家渡街道10支,石门二路街道3支。基本活动类型有编织、串珠、丝袜花、插花等。
5、书画组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书画组22支,其中江宁街道4支,南京西路街道4支,静安寺街道7支,曹家渡街道5支,石门二路街道2支。
6、读书组
全区72个小区中,共有正常定时定点活动的读书组44支,其中江宁街道10支,南京西路街道4支,静安寺街道12支,曹家渡街道14支,石门二路街道4支。
7、文化特色小区团队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两年的文化特色小区评选工作,也促进了小区文化面貌的改变。仅从团队建设看,在11个文化特色小区中,江宁的北京小区有文化团队6支,蒋家巷5支;南西街道的升平小区5支,重华7支;静安寺街道的华山小区7支,愚谷村10支;曹家渡街道的中行小区8支,达安4支;石二街道的新福康里6支,东王6支,恒丰4支。这些文化特色小区基本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表:静安小区文化团队情况一览
街 道 |
合唱队 |
舞蹈队 |
戏曲队 |
手工艺 |
书画组 |
读书组 |
其 他 |
总 计 |
江 宁 |
15 |
21 |
7 |
14 |
4 |
10 |
5 |
76 |
南 西 |
12 |
7 |
6 |
10 |
4 |
4 |
9 |
52 |
静安寺 |
11 |
23 |
9 |
9 |
7 |
12 |
12 |
83 |
曹家渡 |
10 |
15 |
6 |
10 |
5 |
14 |
4 |
64 |
石 二 |
5 |
6 |
7 |
3 |
2 |
4 |
2 |
29 |
总 计 |
53 |
72 |
35 |
46 |
22 |
44 |
32 |
304 |
四、小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在看到小区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客观原因上的不足,限制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场地还不能完全做到专室专用。
目前,虽然72个小区都有了活动室,有的还不止一个,但由于一些老式小区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活动室还不能完全用于居民的文化活动,兼了一些别的用途,比如会议室、乒乓室,以及居委干部的办公用房等。这就给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可喜的是,居委会已看到了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解决,与小区内的共建单位协商,由对方提供活动场地,供居民们开展活动。
2、新型小区会所不能完全做主。
随着静安城区的发展,开发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小区,这些小区不仅周边环境优美,还附带了功能多样的会所。但面临的问题是,这些会所却大多不能由小区居委完全做主安排,外包营业的居多,有的作为对外的健身馆,有的要对居民活动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小区文化的发展条件。
3、文教干部普遍较为年轻。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区的文教干部都是从社会竞聘的青年人,有的刚从学校毕业,年龄20出头。面对这些人群,既是一个好现象,补充了小区居委干部的年轻血液,能使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朝气和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经验上的不足,他们管理的团队成员,大多数的年纪都是爷爷奶奶辈的,这就导致有些文化建设上的思路和做法,这些年轻文教可能无法较为有效地贯彻落实。
4、团队成员年龄普遍老化。
在与团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团队的成员都已进入高龄,有的甚至已是80、90多岁了。看到这些老人,我们很为他们热爱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但也产生了一些忧虑。团队的新人较少,新的热心人也不多,特别是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年人更是难得。这可能和整个静安区老龄化社会有关,同时,现代人忙于工作和生活,不太愿意走出家门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象,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宣传和努力。
五、一些希望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同时也了解了小区对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希望,可归纳为“普及与提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组织培训和辅导。
很多小区都提到,现在有团队,有活动的地方,但苦于没有高质量的老师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水平。很希望文化职能部门能派出专业老师深入小区辅导讲课。
2、开展交流和展示。
文化是要依靠展赛活动才能不断提升居民的兴趣、提高整体水准的。很多小区也希望我们能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家可以走出自己的小区、社区,甚至走出静安,多看、多学、多交流,开拓眼界。
3、适当给予小区文化发展一定的支持。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当给予小区文化活动一定的经费及场地支持。很多小区的日常工作经费都比较紧,而文化的发展又需要一定的开销,比如服装、师资等。希望文化职能部门能酌情适量地为小区解决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