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正文
“我的世博感想”征文结果揭晓
  今年2月20日至4月20日期间,我们面向全镇居民开展了主题为“我的世博感想”征文比赛活动,旨在通过主题征文活动的形式引领广大居民群众了解世博会、关心世博会,形成以实际行动喜迎世博会的良好气氛。征文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我的世博感想”为主题,围绕“迎世博、文明礼仪、学习关注、我与世博、与世博共奋进”等内容撰写征文,抒发感想,发表议论或体会。本次活动截止至3月20日,共收到征文66篇。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学校语文老师进行严格的筛选、评比,于4月15日最终确定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15名、优秀组织奖3个。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2名):

作者

获奖文章

 

奚德辚

我们企盼世博

香树丽舍

张冰清

两条街

众众家园

  二等奖(5名):

作者

获奖文章

 

 

2010请听我说

众众家园

陆致中

让世界目光朝中国聚焦

水清一村

孙金菊

历史的记忆

西湖苑

王文

因为世博,故有你我

莘南花苑

陈泽原

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阶梯

莘松四村

  三等奖(10名):

作者

获奖文章

 

张忠甫

贺新郎、颂世博

圣淘沙

莫海燕

一位日本老人眼中的中国

众众家园

茹顺龙

世博的联想

众众家园

张冰清

七号线

众众家园

乐龙华

夕阳无限好、精彩每一天

绿梅一村

彭伟兰

我的世博感想

宝安新苑

钱仲安

唱给海宝的歌

莘城苑

王志伟

我的世博感想

新梅广场

刘丙刚

海宝海宝我问你

名都新城

徐佩芳

迎世博的感想

世纪名门

  鼓励奖(15名):

作者

获奖文章

 

邵康引

我的世博感想

莘北村

倪兰萍

我的世博感想

莲浦花苑

孙志刚

我的世博感想

东苑新天地

 

我为世博尽份力、

世博因我更精彩

沁春园三村

曹传生

赞世博盛会

春申复地城

 

上海的世博、我们的世博

莘松三村

罗正清

让我们与他们都来

迎接世博会

莘松三村

周惠云

我的世博感想

阳明国际花苑

 

我的世博感想

黎安三居

陈同春

我的世博感想

报春一居

张沪光

圆我百年世博梦

东苑利景

 

我的世博感想

 

周二飞

迎世博,你准备好了吗?

水清一村

许静雯

世博会征文

莘松五村

陈肇芳

我的家园、我的世博

东苑绿世界

  优秀组织奖:

  众众家园居委、圣淘沙居委、春申复地城居委

 

莘庄镇“我的世博感想”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我们企盼世博

我们企盼世博,世博和文明同行。

一声“谢谢”,演绎出多少感动,

一句“对不起”,把心的距离拉近;

一个真切的问候,在人间布洒着友爱,

一个真诚的微笑,让世界充满了温馨。

社区居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

大妈们表演起礼仪来追求时新;

老人们为社会对他们的礼让倍感高兴,

更多的关爱让残疾人受宠若惊。

公园里的游客知道要呵护脚下的绿茵,

路上的行人不再对红绿灯漫不经心;

执法者以人为本代替“猫抓老鼠”,

办事人员的笑容驱散了满脸的寒冰。

好事层出不穷,文明蔚然成风,

志愿者在大街小巷书写着热情……。

呀!世博与文明同行,文明将永远传承。

 

我们企盼世博,世博与神奇同行。

决策者们在规划图上铺彩泼墨,

新版的地图一再修订重印,

建设者们为进度争吵,为工期失眠,

让推进记录又一次刷新。

轨道交通编织起新的经纬,

地下遁构交汇出美丽图案。

浦江上座座彩虹桥靓丽动人、艳装迎客,

百年老桥也不甘寂寞,整容出镜。

简宅夷为平地,建成园林,

旧里穿衣戴帽,妆成新景,

新楼凌空出世,道路直通云天…….。

参天的大树,代替了林立的烟囱,

风筝爱好者在城区绿地上放飞心情,

黑臭的苏州河变得更清,

让垂钓的老人们收获了雅兴。

天蓝气清鱼戏水,花红柳绿鸟鸣春,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才能平衡。

呀!世博与神奇同行,神奇将继续发生。

 

我们企盼世博,世博与精采同行。

浦江之滨,世博园区,

一座魔幻之城将悄然生成,

象万花筒般光艳灿烂,五彩缤纷,

象海市蜃楼般变幻莫测、蔚为奇观,

那是各园建筑设计精英们智力的比拼,

万种风格,万种风情,千奇百态,亦幻亦真,

座座场馆都是文化的殿堂、艺术的精品,

有如魔方的组合,(意大利馆)

有如竹篮的空灵,(西班牙馆)

给你枫叶的印象,(加拿大馆)

给你无限的想象,(瑞士馆)

让你享受感官的盛宴,(法国馆)

向你讲述异域的风情(尼泊尔馆)…….

最是那居中升起的东方之冠,

那一抹红色让中国人热血沸腾,

层层叠挑,凝聚着中国情结中国元素,

堂堂正正,表述着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这是世界微缩在上海还是上海汇聚了世界?

这是仙境降临了人间还是人间塑造了仙境?

2010年5月1日,历史将铭记这个时辰。

这里将聚集五洲的朋友,四海的贵宾,

展示各国的奇珍异品,炫耀世界的科技创新。

诠释人类城市生活的美好,唱响城市多元文化的强音……。呀!世博与精彩同行,精彩将不断延伸。

 

莘庄镇“我的世博感想”征文一等奖作品:两条街

  我从莘庄搬至宝山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这里头不仅有地理位置的迁移,更有心境的变迁。距离世博会还有400天的时间里,我抽空回了一次莘庄,在回程的路上,我坐在车里颠簸着,望着窗外的风景,我看到了两条街的街景,领会了不一样的世博风貌。

  这是一条正在拆迁的老街。说它老是因为街道已十分破败,到处是一片拆迁的景象。我坐在颠簸的车里,紧张着,生怕会因为左摇右摆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在迎接世博的这段日子里,上海有许多的老街正待拆迁,这是其中的一条。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萧瑟的味道,落叶散布在街道的各处。街边横七竖八地摆着许多旧式家具,它们安静地躺在街道的两边,仿佛向人们宣告着这一场景的即将陌落。这条街很快就要谢幕,动迁户们早已搬离,我坐在车上,望着街道两边如火如荼的拆迁景象,想像着这个城市的过去,憧憬着即将于明年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另一幅小街景象,心中是有期待的。因为世博,这里的人们告别了破败以及一种与世隔绝的不被关注的气氛。我看到了许多建筑工人正努力地把一车车拆迁后的石砖搬运至大卡车上,老年人各自聊着关于这条街过往的家常,大家脸上是欣喜的,毕竟这里很快就会变样,而我则注视着窗外的景象,目送着卡车,目送这条街的昨天随着车辆卷起的烟尘渐渐远去。这是一条老街,正如它的萧瑟,我静静地坐着,在颠簸中离它远去。

  很快车驶离了拆迁中的老街,来到了七号线的建筑工地。这是上海这个城市的另一条街——繁忙,井然有序,孕育着明天的希望,即将带来的便利……这条街不过距离刚才的老街仅有百米的距离,我们暂且叫它新街吧。这里倒是一个新界,全新的景象,依然有卡车以及散布在街边的人们,建筑工地的围墙上挂着红字写成的横幅——有关世博会努力工作的口号——迎接世博,参与世博,分享世博!海宝的形象使这条街多了些许蓝色,人们路过这里时总爱注目这个世博的标志,许多外来的旅行者们纷纷在工地不远的海宝塑像前留影,这个城市因为七号线的即将建成生发了蓬勃的生机,而我只是静静地端坐在车上,没能与窗外的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作近距离的接触,有些遗憾,于是更激发了我要落笔写下心内所想的愿望。从莘庄到宝山,横亘了这个城市,遥远的距离,却很难割舍人们对世博对即将建成的七号线的企盼情怀。新街的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他们似乎得到了更多实惠,他们即将与每天沙丁鱼罐头的拥挤公车告别,自然对生活的明天充满了向往,而我则是一个路人,一个也能享受到实惠的新街一员。

  我静静地坐在车上,于是关于新街以及老街,我总是隔着窗户望着远处的风景。我离风景有些远,离书写风景的人也有些远,我似乎只能远远看着风景里的人与风景,于是我急着拿起笔用文字参与进了新街老街的变迁之景,我仿佛有些迫不及待,我的世博感想远不是静止的,既不像老街的粗糙,也不似新街那般的蓬勃,我只是静静坐在车内,用双眼捕捉每一个瞬间,用我的眼神让眼前的蓬勃亦或残破之景定格下些许的美好、积极与欣欣向荣。于是我的心内不再是静止的,跟随着建筑工地及车辆的动态,我的心随着世博的感召,用敲击着键盘的动作、用动态的笔端记录下了新老两街的景与人。世博会上海有很多老街拆迁着,亦有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们为这个城市的明天构筑起一幅崭新的蓝图。我盼望着世博,同时并不着急于地铁线路的何时贯通,我甚至愿意在此刻的动迁构筑中停留,用笔、用触觉、用视觉记录下这一瞬,但愿此刻永远定格,因为这是世博街景中最平凡而有代表性的一瞬。

  世博会就要开了,还有400多天,很多人扳着手默数着倒计时,现今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两条街的变迁细述着这个历史性时刻到来前的每一个场景,而我愿意静静地作为普通市民感受,就这样与世博一起成长,与老街新街一起见证这个城市的未来。两条街里住着一样期待的人们,有你,有我,有海宝,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人们。

  我默默地望着街道,继续寻觅……

 

 来源: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