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头条】
●
第十五届“群星奖”获奖名单在广州隆重揭晓
【世博群文】
●
5月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热火朝天
●
长三角团队首次亮相世博会城市文化周周演
●
社区世博城市文化体验日活动全面展开
●
荟萃群文精品 共襄世博盛举
●
世博会参展方进崇明感受社区文化生活
●
嘉定武术震撼世博“周周演”
●
杨浦区广场文艺演出在普陀沪西共舞台成功举行
●
“和谐水乡•欢庆世博”青浦群文巡演
●
风采苏州河 魅力新普陀
●
“璀璨春申 绿色家园”
首场演出于莘庄拉开序幕
●
松江市民庆世博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作品展启幕
【热点聚焦】
●
卢湾启动“精彩博物馆 花样石库门”文博月活动
●
2010年社区文化指导员资格认证班举办
●
第二批非遗项目传承人评审会议召开
【荣誉殿堂】
●
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上海地区获奖名单
【公告信息】
●
《群文快递》分发方式更改
【报送统计】
【本期头条】
第十五届“群星奖”获奖名单在广州隆重揭晓。5月24日晚,以“群星耀花城”为主题的第十五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召开。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等领导出席颁奖晚会。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主持颁奖仪式。100位在群众文化活动当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被授予“群文之星”的称号,220个优秀作品(包括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和110个社会文化项目获评“群星奖”。上海地区选送的舞台类作品喜获13个“群星奖”,在全国名列前茅,再创上海“群星奖”获奖历史之最。
本届“群星奖”自4月25日至5月23日在广东举行。共290个节目参加决赛,包括65个戏剧节目、65个音乐节目(不含合唱)、60个舞蹈节目(不含广场舞)、56个曲艺节目、32支合唱队伍以及12个广场舞节目。经过文化部和九艺节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会的评选,《婚纱》、《花开灿烂》等57部作品获得戏剧类“群星奖”,《海上四重奏》、《永远在一起》等62个节目收获音乐类“群星奖”,《双面胶》、《玩瓜》等61个作品获得舞蹈类“群星奖”,《登高》、《存心不还》等40个曲艺节目获得曲艺类“群星奖”。上海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等110个优秀社会文化项目获得项目类“群星奖”。此外,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局文化艺术管理科科长顾亚平、上海市闵行区群众艺术馆馆长全昌杰等100位奉献于群众文化的先进个人被授予“群文之星”称号。
杨志今说,本届群星奖评奖汇集了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推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涌现了一批长期扎根基层生活的业余文艺工作者。此次评奖既是对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落实“三贴近”和“两服务”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本届群星奖的优秀作品将通过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全国巡演和展演等方式,在全国进一步推广,从而真正发挥群星奖对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稿)
【世博群文】
5月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热火朝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活动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已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历时184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城市广场演出活动和特色展示馆展示活动的序幕。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五月中,全市区县文化系统以及外省市共计23支团队在黄浦世纪广场、徐汇港汇广场等12个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上演了88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吸引了十余万人次观众驻足欣赏。市群艺馆在5月整合了各类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将总体方案的各个设想落到实处,确保了“周周演”活动规范有序推进。如排定5月演出的总排片;召开区县、系统的“周周演”工作会议,搭起了一个市群艺馆、广场、演出团队三方直接交流的平台;统一设计了广场背景板,将背景板画面与文字定稿文件分发到各广场制作;同时完成演出证、领队证等证件的制作并分发到各演出团队;活动部办公室还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以弥补工作人员的不足,建立了联络员和志愿者工作制度,落实联络员的分工与职责,保证联络员从5月1日起各司其职,对每个广场都能起到具体的牵头作用,保证演出当日两方顺利对接;编辑制作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活动指南》,在重要广场、商业圈和公共文化设施发放;建立了对“周周演”活动情况和特色的跟踪、督察、反馈机制。形成了当天演出情况当天上报;每周特点、亮点及组织工作情况综合汇总后上报;演出团队和广场填写的《接待反馈表》、《效果反馈表》统一收集上报等一整套工作流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稿)
长三角团队首次亮相世博会城市文化周周演。5月24日下午,江苏省海门市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参加了世博会文化广场演出,这是外省市团队进沪参演的第一场。整台演出以春涌海之门为题,歌舞《击鼓潮涌》用红色的绸带舞出对世博会的美好祝愿。海门山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小阿姐看中摇船郎》,歌声清纯甜美,曲调悠扬婉转。《打起手鼓唱起歌》、《声声山歌颂家乡》、《采文蛤》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节目也陆续登台,整场演出展现了海门的人文历史和江海风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了解,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中,还将有10几支外省市团队进沪参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稿)
社区世博城市文化体验日活动全面展开。为了让中外宾客在世博期间深入了解和体验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使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群众真正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共享世博。由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普陀区文化局、普陀区曹杨街道共同主办的普陀区“世博城市文化体验日”活动的启动仪式5月19日在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普陀区委宣传部部长祝学军、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市群艺馆长萧烨璎、普陀区文化局局长刘毛伢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社区世博城市文化体验日活动既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又紧扣”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丰富主题:如南京东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方案围绕上海弄堂文化展开,游客能亲身体验“九子”文化: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盯核子、造房子、拉铃子、刮片子、掼结子、抽驼子。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城市城市文化。而马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则主打“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的理念,将“马陆葡萄节”融入其中。在一天的体验日中,游客不仅能参观马陆民俗展馆、徐振保个人藏品展,在活动中心内学习制作面纱防止、竹刻、蔑竹编织等民间手工技艺。中午,游客还能到指定的农户人家品尝农家菜,饭后和当地市民一起学唱乡音申曲、到马葡萄园采摘新鲜葡萄,体验马陆特有的民俗风情。既发挥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又体现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
主办方表示,旨在通过本活动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成2010上海世博会中外游客了解社区群众文化的平台,展示历史人文资源的展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和谐文明建设的对外窗口。同时,主办方还将以“世博城市文化体验日”展示活动,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凸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将集体亮相申城,让前来参加世博会的中外宾客获得海派、经典的社区文化体验。(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供稿)
荟萃群文精品
共襄世博盛举。5月7日,“欢乐世博年”2010年嘉定区社区文化展演月活动顺利落下帷幕,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小明,中共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金林,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国民,嘉定区政协副主席章宇慧,上海市文广局社会文化处处长杨庆红,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局党委书记、局长燕小明出席闭幕仪式。在本届展演月活动中涌现出的舞台类和平面类的优秀作品分别受到了表彰,表彰仪式后举行了精彩的汇报演出。
演出在舞蹈《武状元》中拉开序幕,舞蹈《草•编》、舞蹈《竹•刻》分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黄草编织和嘉定竹刻为创意进行编排与演绎;舞蹈《母女情》生动感人地诠释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爱”这一人间第一情;舞蹈《城市地基》展现了嘉定新城建设的火热场面,歌颂了广大建设者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境界;女声四重唱《古镇风情》以婉约秀美的歌舞表演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古镇风情带到观众面前;入围“群星奖”决赛的女声无伴奏四重唱《农家四月艳阳天》经重新编排、以全新阵容再次亮相展演月闭幕式舞台,整台演出在歌伴舞《世博花如海》中达到高潮,最后,中共嘉定区委副书记曹一丁宣布展演月活动圆满闭幕。
据悉,这批优秀作品将接受进一步地选拔和加工,从中再遴选出最能体现嘉定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风采的精品节目,充实世博园内30场和园外11场嘉定专场的演出任务。(嘉定区文化馆供稿)
世博会参展方进崇明感受社区文化生活。5月27日,作为世博会活动之一的“世博会参展方进崇明县社区互动活动”在崇明县东平文化服务中心垂钓分中心举行,50多个国家(地区)参展方代表共130余人来崇明开展互动活动。世博局国际参展部部长周峻、世博局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童丽琴女士、中共崇明县委副书记施建华、崇明县政协副主席袁佳平等以及崇明县各乡镇、委、办、局、社会团体、市局单位领导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活动。
欢迎仪式结束后是精彩纷呈的社区文化活动。首先举行的是文艺演出:旋律优美、意境清新的歌舞《画里人家》展现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果;舞蹈《酒之恋》以丰富的舞蹈语汇表现了崇明米酒清香甘醇的特性,其中,演员请外国朋友品尝米酒的表演环节更是抒发了崇明人民热情迎宾的情感。最后,外国宾朋和崇明人民共同跳起集体舞《兔子舞》,动感的舞步,灿烂的笑容,赋予中外友谊以新的内涵,使现场沉浸于欢乐的海洋。
随后进行的是文化互动。民俗活动中精巧玲珑的竹编、美丽的绢花与串珠海宝、富有创意兼体现环保理念的麦秸秆作品展等凝聚着崇明农家儿女的智慧创造,体现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作为崇明县送给外国朋友的“本土礼物”,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朋友都如获至宝。书画活动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沈育麟老师的剪彩技艺,使外国朋友在等候二、三分钟的时间就能取到自己的剪影,而崇明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彩的书画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扁担戏》等更是让外国朋友体验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崇明县文化馆供稿)
嘉定武术震撼世博“周周演”。舞台上武术造型栩栩如生,自如变幻;观众区掌声连连,啧啧惊叹,5月30日上午,“锦绣江南嘉定风”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嘉定区专场在三林龙狮广场前震撼上演。由嘉定武校带来的武术《风雅颂》、《锦绣华章》和舞蹈《建设者》以其张弛有度的武术动作和大气壮观的舞蹈场面,吸引了现场众多民众驻足观看。参与“周周演”嘉定区专场武术类表演节目的演员均来自嘉定徐行武术学校。为了参与世博会“周周演”的文艺演出,他们在上课之余,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经历了无数次艰苦的排练,但在演出候场时,他们的兴奋之情却难以言表。据指导老师介绍,嘉定武校共有三个节目入选五月份的五场“周周演”,是演出次数最多,排练任务最重的一次集体展示。他们在舞台上的饱满激情和风采,为观众不仅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折射出人文嘉定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豪情。据了解,在6月份的“周周演”嘉定专场演出中,他们的武术表演还将再次亮相世博舞台,观众将再次欣赏到他们精彩绝伦的演绎。(嘉定区文化馆供稿)
杨浦区广场文艺演出在普陀沪西共舞台成功举行。5月30日,由杨浦区文化局主办的“知识杨浦 创新城区”杨浦区广场文艺演出在沪西长寿绿地广场成功举行。演出在沪东工人文化宫的《开门红》中拉开了帷幕。伴随着姑娘们精彩的表演,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气氛十分热烈。体现杨浦元素的情景表演唱《上海声音——码头号子》、反映精神文明的木偶哑剧《凳子上的钉子》、充满滑稽幽默色彩的《滑稽跳箱》等深受观众的欢迎。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现场的观众看得目不转睛,丰富多彩的演出博得观众们阵阵掌声。观摩此次演出的群众包括儿童、中老年朋友和青年白领等300余人次。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纷纷表示,这场广场文艺演出突出了杨浦地域文化特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优秀文艺节目。(杨浦区文化馆供稿)
“和谐水乡•欢庆世博”青浦群文巡演。5月16日,青浦群文专场巡回演出第三场来到浦东三林市民中心。演出分为三个篇章,有反映青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山歌、宣传世博文明的沪剧表演唱、展现水乡柔美的舞蹈等,用青浦水乡独特别样的歌舞呈现给三林的观众们。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和丰富的节目内容,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虽然天公不作美,但现场观众的热情和支持让演员们尤为敬业,120名演员在绵绵细雨中出色地完成了整台演出。据了解,青浦区在“周周演”活动期间,将承办约24场自主演出,以及协助承办重点广场“东方绿舟”的54场演出,包含自主演出14场。(青浦区文化馆供稿)
风采苏州河
魅力新普陀。5月16日上午,普陀区艺术团精心打造的上海市博会城市文化广场群文周周演“风采苏州河,魅力新普陀”普陀区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继5月1日之后,第二次在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舞台举行。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普陀区文化局、黄浦区文化局等有关领导,以及络绎不绝的热情市民观看此次演出。普陀区精心编排的歌舞《天地喜洋洋》、女声四重唱《亲爱的城市》颇受好评。此外,民乐队演奏的《紫竹调》、《旱天雷》受到现场诸多观众甚至外国友人的热烈反响,强烈要求反演《喜洋洋》。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之中推向高潮。(普陀区文化馆供稿)
“璀璨春申
绿色家园”首场演出于莘庄拉开序幕。以“璀璨春申 绿色家园”——闵行世博文化活动“周周演”暨“激情闵行”文艺巡演为主题的首场演出于5月1日上午9时在莘庄镇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拉开序幕。整台演出以各镇、街道创编的以世博为主题的优秀节目及特色节目为主,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运用多元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了绚丽的群文面貌和美好的人文精神。活动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步入尾声。(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供稿)
松江市民庆世博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作品展启幕。由松江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区文联和松江报社联合主办的松江市民庆世博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作品展于5月18日在泰晤士小镇的松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的作品都是松江市民为庆祝世博盛会的举办而创作的新作,表达了松江人民对举办世博会的美好祝福和赞美。展览从18日起至6月10日闭幕。(松江区文化馆供稿)
【热点聚焦】
卢湾启动“精彩博物馆
花样石库门”文博月活动。5月18日到6月12日,卢湾区以“欢乐新天地·走进石库门”为题,为市民和游客展示卢湾区特有的石库门魅力。本次文博月由“精彩博物馆花样石库门——201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共享·互动·参与”系列活动和“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三个部分组成。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和总策划师陈燮君,区委副书记丁海椒等领导出席了18日的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向居民赠送了《精彩世博魅力卢湾——卢湾区博物馆、纪念馆之旅》免费参观联票和《上海石库门风情画》,海派文化人李守白赠送了其创作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剪纸作品,活动中首发了《秀柏苍松——俞秀松研究文集》,并举行了“上海石库门里弄游”旅游大巴发车和网上石库门的开通仪式。(卢湾区文化馆供稿)
2010年社区文化指导员资格认证班举办。5月25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和上海宣传系统人才交流中心在徐家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为期三天的2010社区文化指导员(社会招募、专业院团)资格认证班。共有47人参加此次培训,其中专业院团7人,社会招募40人。本次培训配合新教材的启用,邀请教材编写组专家就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艺团队的辅导与培养、社区心理与沟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社区文中文化活动等内容进行辅导。通过培训指导员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为6月20日的资格认证考试做好充分准备。(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供稿)
第二批非遗项目传承人评审会议召开。5月20日至23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评审会在长宁图书馆召开。本次传承人评审会共分为音乐、民间舞蹈等八个组举行,来自各相关行业的专家们分别审核了每位上报申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人资料,并在热烈的讨论研究后认真地写下了各自的专家意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稿)
【荣誉殿堂】
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上海地区获奖名单。戏剧:小品《婚纱》、沪剧歌舞剧《花开灿烂》、小品《大年初一》;音乐:萨克斯四重奏《海上变奏曲》、男女声二重唱《永远在一起》、男声表演唱《老爸老爸顶呱呱》、男女声四重唱《古镇音画》、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舞蹈:现代三人舞《双面胶》、群舞《玩瓜》、广场舞《2010海上风》;曲艺:上海说唱《登高》、沪书《存心不还》;项目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上海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上海教育系统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群文之星: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局文化艺术管理科科长顾亚平、上海市闵行区群众艺术馆馆长全昌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指导胡蕴琪、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主任陈白桦、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副馆长黄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稿)
【公告信息】
《群文快递》分发方式更改。各区县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我馆信息化进程,节源开支,经我馆领导研究讨论,决定自2010年7月5日起,《群文快递》将不再邮寄纸质材料至各区县,改为网上电子版本浏览。全市各区县相关单位可登陆我馆网站(www.shqyg.com)查阅。特此公告。
【报送统计】
各区县文化馆信息报送前5名(03/01-05/31) |
|
|
上报单位 |
上报量↑↓ |
被采用量↑↓ |
采用率(%)↑↓ |
总分↑↓ |
|
嘉定区文化馆 |
112 |
111 |
99 |
556 |
|
崇明县文化馆 |
76 |
76 |
100 |
380 |
|
杨浦区文化馆 |
68 |
68 |
100 |
340 |
|
松江区文化馆 |
60 |
60 |
100 |
300 |
|
卢湾区文化馆 |
45 |
45 |
100 |
225 |
|
各区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报送前5名(03/01-05/31) |
|
|
|
上报单位 |
上报量↑↓ |
被采用量↑↓ |
采用率(%)↑↓ |
总分↑↓ |
|
宝山区罗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0 |
29 |
96 |
146 |
|
浦东新区唐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25 |
23 |
92 |
117 |
|
嘉定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5 |
15 |
100 |
75 |
|
闵行区莘庄镇文化中心 |
12 |
12 |
100 |
60 |
|
浦东新区花木社区文化中心 |
10 |
10 |
100 |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