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群文】
●
世博会“上海周”紧锣密鼓推进中
●
走进世博 相约青浦
●
瀛洲风吹拂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秀•空间”
●
庆世博 戏曲名家进社区
●
“畅想苏州河·舞动十八湾”专场演出圆满谢幕
●
2010嘉定区百姓说唱团巡演华亭专场在大雨中倾情上演
●
世博“社区市民活动”奉贤专场演出开幕
●
嘉定安亭画家作品礼赠乌克兰国家馆
●
社区“缤纷大舞台” 民乐声声庆世博
●
浦东唐镇举办青少年暑期涂鸦活动
【热点聚焦】
●
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方案基本确定
●
松江区文化馆隆重举行建馆60周年“群文如歌”大型图片展
●
顾志富麦秆画艺术精品杨浦展出
●
英国学生学漆画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
松江区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中华赞歌”演唱会
●
市木偶剧团进杨浦五角场社区演出
【报送统计】
【世博群文】
世博会“上海周”紧锣密鼓推进中。根据世博会的统一安排,“世博会上海活动周”将于10月8日至12日在世博园区内举行。其中,“上海周”巡演和非遗传习所项目由我馆牵头实施,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策划工作,日前两个项目的方案均已获通过。
“上海周”巡演将以“创新”、“时尚”、“活力”、“多元”为主题,科技、舞蹈、时装、体育、杂技、极限运动等为创意素材,并以“低碳、环保”概念为贯穿始终的创意元素,将“上海周”巡游打造成富有创意的上海活动人文景象,充分展示城市人的美好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目前,已确定上海杂技团、华东师范大学及黄浦区体育局等10家参与巡游的院团与单位,这些单位正在进行各自节目的排练。此外,服装与化妆、音乐制作、花车制作工作也都将在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非遗传习所此次展示的主题为“上海的一天”,展示项目是从三十多个项目中层层选拔,最终选定的京粹刺绣、朵云轩木版水印、中国民族乐器制作等十五个项目。根据传习所项目的总体推进进度,展区整体搭建将在10月5日前完成,所有展品10月6日运送至展区,10月7日所有展品装柜,完成布展,10月8日即正式开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稿)
走进世博 相约青浦。为了让世博会参展方深入了解青浦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进程,感受青浦丰厚的古文化底蕴,进一步展示青浦水文化的特色和本土民间特色文化,架设世博参展方与青浦人民沟通的桥梁。8月23日,由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世博参展方进青浦社区文化展示与互动活动在朱家角举行。
上午十时三十分,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国洪向代表们致欢迎词,除了向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外,还向他们简单而精辟地介绍了青浦独有的水乡文化。随后张国洪与区委宣传部部长孙萍一起陪同外宾们观看了具有青浦本土特色的社区文艺表演。有舞蹈《江南印象》、青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山歌《插秧天》、《落秧歌》等。最后表演唱《阿婆茶》将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小朋友拉着外国友人的手,将他们领到台上和他们一同跳起了茶歌打起了莲湘,现场呈现出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
下午两点,外宾们来到古镇课植园,区文化馆联合多家单位精心准备的展示项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徐泾镇的竹制搭建作品 “东方之冠”、有少年宫的书法与国画现场秀、有文化馆的特色项目“水印版画”和夏阳街道的民间手工艺“丝网花”、“工艺虎头鞋”展示等15个项目,让外宾们欢喜跃雀、惊诧不已,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了这些特色活动中,过了一把瘾。(青浦区文化馆供稿)
瀛洲风吹拂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秀•空间”。由崇明县委宣传部、崇明县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 “竹编技艺秀”《瀛洲风》,于8月26日—28日在上海世博园公众参与馆“秀·空间”进行精彩表演。极具瀛洲民俗的竹编技艺秀表演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驻足观赏,得到了广泛好评。演员们身穿崇明土布服饰,手执竹编器具——包括生活用具、渔具、农具等,用丰富形象的舞蹈语汇再现了崇明的农家风情及农村传统生活习惯。现场展示的灶具上,由崇明民间艺人绘制的灶花生机勃勃,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演员们在表演蒸糕完毕后请现场观众品尝崇明糕的互动环节气氛欢快,观众们一边品尝崇明糕,一边竖起拇指夸赞崇明糕“味道好极了”!观众中曾经插队落户崇明的上海知青高兴地说,崇明的节目很有特色,看着倍感亲切。演员们每天从上午10:00至晚上7:30展演6场次。演出现场同时进行背景LED视频《崇明·瀛洲风》滚动播放以及有关介绍崇明的展版展示,充分演绎崇明生态岛的魅力,深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崇明县文化馆供稿)
庆世博 戏曲名家进社区。近日,由田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的“庆世博,戏曲名家进社区”活动之一,上海文慧沪剧团自编自导的经典都市沪剧《深秋的泪痕》在田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进行首场演出。该剧是由著名沪剧演员杨音和王慧莉领衔主演。杨音师承著名沪剧名家王盘生,承袭了王派唱腔讲究咬字吐字的力度和清晰度,板眼节奏明快,音色甜糯,韵味醇厚,动作潇洒自如,风度大气飘逸。现场演出中,精彩唱段让观看演出的群众大呼过瘾,现场掌声不断、欢呼声不绝于耳,大家都纷纷称赞。此次专业院团下社区巡演活动,即为社区营造了世博的欢乐氛围,也突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供稿)
“畅想苏州河·舞动十八湾”专场演出圆满谢幕。8月8日,2010上海世博会社区市民活动“畅想苏州河·舞动十八湾”普陀区(教育系统)专场文艺演出在世博园区主题馆北广场举行。中共普陀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祝学军;上海世博局活动部助理部长徐俊亮;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志平等领导观看演出,并来到演员休息室亲切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
普陀区教育系统专场文艺演出是由普陀区教工艺术团的教师们精心编排、奉献的精彩演出。年轻、有朝气、充满活力是整场演出的特色。整场演出节目内容和形式颇为丰富,凝聚了普陀教育系统全体职工的艺术才华,展现了新形式下教育从业者和广大学生的多彩业余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自身前景的美好向往。
至此,2010上海世博会社区市民活动“畅想苏州河,舞动十八湾”普陀区专场文艺演出已经全部结束。演出自7月30日起至8月8日,为期10天,演出共计25场,因37℃以上高温停演5场,其余均圆满完成。累计接待约有6万多名游客观看演出。(普陀区文化馆供稿)
2010嘉定区百姓说唱团巡演华亭专场在大雨中倾情上演。天空下起了磅礴大雨,却丝毫未能影响演员和现场观众的热情。8月31日下午,百姓说唱团华亭专场演出在华亭文广中心影视厅精彩上演,观众们冒着大雨纷纷赶来欣赏演出,全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台上好戏轮番登场,而后台的演员们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演前的准备工作。在候场区,独脚戏《搭界》的演员们禁不住参与的激情,在原版节目的基础上,即兴设计了颇有趣味的问答环节,并在节目结束后与观众有奖互动,加强了观众的主动参与,成为本场演出一大新鲜的亮点;杂技《中国力量》的三位年轻演员,在后台全神贯注地揣摩、练习动作技巧,他们认为,能够参与百姓说唱团嘉定巡演,不仅能在更多的观众面前进行展示,更是提升自己专业水平难得的机会。演出结束后,观众的热情不减,久久不愿离场。有一位铁杆观众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兴奋地表示,百姓说唱团的节目种类丰富、精彩、令人难忘,演员们冒雨前来精心准备的敬业精神和热情表现也让观众为之钦佩。(嘉定区文化馆供稿)
世博
“社区市民活动”奉贤专场演出开幕。以“贤城和韵”为主题的世博会“社区市民活动”奉贤专场演出,融合奉贤滚灯、庄行土布、奉贤山歌的贤文化元素,分“贤之韵”、“贤之风”、“贤之情”三个篇章,将奉贤的历史特色、地理位置、人文精神娓娓道来,让在场游客纷纷叫好。8月19日,上海世博会“社区市民活动”奉贤专场文艺演出在园区社区市民广场开幕,并带来了奉贤区的首场演出。首演当日共进行3场演出,百余名演职人员通过精彩节目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上海风采、奉贤的人文魅力和市民风貌。不少观博游客留住了脚步,观众席上一座难求,还有不少观众只能站着欣赏节目。来自福建的一家三口看了“贤城和韵”的表演之后,翘起了大拇指说:“来看上海世博会,不仅观看了各国独具特色的展览,还看到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文艺节目,感受到了奉贤百姓的质朴和热情,我觉得这趟世博游特值。”(奉贤区文化馆供稿)
嘉定安亭画家作品礼赠乌克兰国家馆。日前,嘉定安亭镇许家村村民,中年画家陈军代表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向乌克兰驻沪总领事谢尔盖•布尔迪莱克和上海世博会乌克兰总代表、乌克兰国家馆馆长伊万•布恩托夫,分别赠送了由他创作的两件反映嘉定风貌的秋霞圃和安亭菩提寺申窑绘画作品。乌克兰艺术家为中国的制陶和绘画艺术所陶醉,谢尔盖•布尔迪莱克说:“中国的瓷器绘画艺术真是太精彩、太神奇了!”乌克兰艺术家也向陈军赠送了两件陶艺作品:一件是乌克兰传统勇士形象KOSSACK
MAMAY,另一件是6000年前乌克兰护神石雕的陶土复制品。此次两地艺术家互动交流正符合“艺术无边界”—中乌文化交流活动的主题,两国艺术家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制陶和绘画技艺,擦出了不少火花。安亭镇的民间画家能参与这样的活动也倍感荣幸。(嘉定区文化馆供稿)
社区“缤纷大舞台”
民乐声声庆世博。8月8日,周家渡社区活动中心以街道文化社区影剧院为“缤纷大舞台”,举行了民乐演奏专场,300多名民乐爱好者和居民儿童冒着炎热的高温来到社区影剧院,满怀激情地欣赏了一台社区民乐队高水平的民族乐器精彩演奏。一曲合奏《花好月圆》拉开了周家渡社区“缤纷大舞台”新区百场巡演民乐演奏专场序幕。耳熟能详的民乐曲目江南丝竹《欢乐歌》、笛子独奏《京调》、合奏美国电影主题曲《音乐之声》、二胡独奏《赛马》、笛子与乐队《喜相逢》、合奏《喜洋洋》等。社区唢呐演奏家徐建东以他娴熟的唢呐声,吹出了嘹亮、动听的《山村来了售货员》,使台下观众聆听到民乐经典,沉浸在陶醉之中。年仅8岁女童廖缘茜扬琴独奏《木兰辞变奏曲》,倾倒了台下所有观众,喝彩声、掌声热烈不断,观众看到了社区弘扬民族民乐后继有人。(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供稿)
浦东唐镇举办青少年暑期涂鸦活动。8月17日,由浦东唐镇青保办、镇团委、镇司法所主办,暮二虹三村承办的“畅想世博 飞扬上海”青少年暑期T恤涂鸦活动在王港社区举行,共有近30位小朋友及家长参加。此次活动以"畅想世博 飞扬上海"为主题,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手画出他们心中的上海,他们理想的世博,在上海世博会迎来开幕第100天之际共同谱写青春的赞歌,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活动分别评出了创意奖、人气奖、活力奖、风尚奖和设计奖。孩子与家长们快乐作画,欢乐交流,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描绘出上海的美好蓝图。(浦东新区唐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供稿)
【热点聚焦】
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方案基本确定。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国际艺术节中心群文活动部召开的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筹备会议于8月26日在浦东新区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召开,会上通报了此次艺术节的相关筹备情况,各区县文化馆,各相关系统、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国际艺术节中心群文部主任赵崇琦介绍了本届艺术节的总体情况,市群艺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介绍了初步拟定的艺术节群文活动总体方案。本届艺术节群文活动将以“炫彩舞台•美好生活”为主题,继续秉承“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的宗旨,集中展示国内外的大众文化艺术精品,成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的盛会,大众的节日”。适逢世博会举办期间,本届艺术节将在形式上努力开拓创新,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开展多层次国内外文化交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上,各区县、系统的同志也通报、交流了各自举办的群文活动项目,这些项目经过筛选整合后,将纳入本届艺术节群文活动重点项目的四大板块——“群星耀东方 世界看上海”、“ 世博大舞台 艺术展风采”、“ 交融海内外 互动长三角”、“ 百姓唱主角 社区谱和韵”。最后,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同志对各区县、系统关于艺术节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会议对进一步完善艺术节总体方案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稿)
松江区文化馆隆重举行建馆60周年“群文如歌”大型图片展。8月25日,松江区文化馆内彩旗飘飘,人群欢腾。松江区文化馆建馆60周年“群文如歌”大型图片展隆重举行。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中共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峥,区人大副主任宋庆平,市文广局公共文化管理处处长杨庆红,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顾静华,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区文广局党委书记向先富,区文广局局长耿国方等领导,以及全市各兄弟区县的文化馆馆长、书记,松江各街镇党委宣传委员,文广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街镇文化站和广电站站长等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区文广局副局长薛亚锋主持。区文化馆馆长陆春彪介绍本次活动情况。区文广局局长耿国方致词。中共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峥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中共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峥,区人大副主任宋庆平,市文广局公共文化管理处处长杨庆红,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70年代文化馆老馆长祝炳贤,最早参加文化馆工作的老同志代表邵霞云,著名画家吴玉梅,著名剧作家陆军,老摄影家吴四一为“群文如歌”大型图片展开幕式剪彩。随后,领导和嘉宾们一起参观了图片展。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让现场的每一位参观者都感慨万千。松江的老一辈群文工作者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方式,在松江的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的征程中,留下了一行行浸满汗水的足迹,谱写了一曲绵长的、让人难以忘怀的群文之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为历史留下了一个个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次展览是松江区文化馆庆祝建馆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梳理并呈现了松江群文60年发展的历史轨迹,向世人展示松江群文工作者的精神风采和辉煌业绩,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为松江群文再上新台阶增添了动力。(松江区文化馆供稿)
顾志富麦秆画艺术精品杨浦展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近期在杨浦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举办了顾志富麦秆画艺术精品展。顾志富,1950年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泰兴,曾任上海市职工工艺美术爱好者协会理事、杨浦区职工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书法美术协会会员。自1976年至今,顾志富的许多作品曾多次在市级、区级的工艺美术展览会、博览会、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获奖,并被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新民晚报、中国机械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顾志富师承著名工艺大师江可陵。经过6年的探索与实践,他对麦秆画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自创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国画、烙艺、书法、篆刻等融入麦秆画创作,使作品更具细腻、典雅、精致、秀美的艺术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顾志富的麦秆画作品中以鹤、虎最为多见,其特殊的创作手法把动物身上的绒毛表现得惟妙惟肖。同时,他的作品创作元素中还有秀美飘逸的古代仕女、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亭台楼阁、林茂花冠、飞禽走兽、山水草木、京剧脸谱等。(杨浦区文化馆供稿)
英国学生学漆画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众多传统文化中,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漆画就是其中之一。日前,40名来自英国的高三毕业生来到卢湾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在中国工艺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漆画制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漆画既是一种绘画,也是一种工艺,在工艺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经过嵌、引、撒、罩、磨等多个流程近两个小时的创作,一幅幅精美的漆画诞生了。漆画是从七千多年中国漆艺传统中演变而生的民族画种,漆画之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样化的技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它的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画之美。而漆画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也顺应了当今绿色环保的理念。英国学生们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后有机会还会来中国,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卢湾区文化馆供稿)
松江区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中华赞歌”演唱会。为了纪念65年前艰难而伟大的抗战胜利,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培养民族自豪感,8月29日,松江区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中华赞歌”演唱会。本次活动由松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松江区文化馆、永丰街镇文体站承办,松江区各街镇文体站(所)协办。
演唱会在一曲耳熟能详的《卖报歌》中拉开序幕。来自各街镇的歌手登台演唱了20首经典红歌,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岁月和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共鸣,博得了热烈的掌声。(松江区文化馆供稿)
市木偶剧团进杨浦五角场社区演出。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暑假,8月3日,五角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请来上海市木偶剧团,在建新居委小区为社区的中小学生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木偶戏《丑小鸭》。来自社区近20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观看了演出。晚上7点钟不到,小朋友们就自带凳子,来到了演出现场。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学生及家长仍然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观看演出。大家掌声不断、笑声不断。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冒着酷暑,一丝不苟地坚持演出。居委会的干部自始自终在现场维持秩序和安全。《丑小鸭》使小朋友们懂得了真善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怎样用智慧识别坏人、保护自己。演出最后,表演者们还走到小朋友们中间,让小朋友们更直接地面对木偶道具,并让他们自己亲手操作。社区的中小学生们真正体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魅力,兴奋不已。艺术剧团进社区活动是五角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系列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之一。在笑声中,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接受了优良品质的熏陶,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杨浦区文化馆供稿)
【报送统计】
各区县文化馆信息报送前5名(06/01-08/31) |
|
|
上报单位 |
上报量↑↓ |
被采用量↑↓ |
采用率(%)↑↓ |
总分↑↓ |
|
杨浦区文化馆 |
83 |
82 |
98 |
411 |
|
嘉定区文化馆 |
78 |
78 |
100 |
390 |
|
卢湾区文化馆 |
66 |
66 |
100 |
330 |
|
崇明县文化馆 |
62 |
61 |
98 |
306 |
|
松江区文化馆 |
59 |
59 |
100 |
295 |
|
各区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报送前5名(06/01-08/31) |
|
|
|
上报单位 |
上报量↑↓ |
被采用量↑↓ |
采用率(%)↑↓ |
总分↑↓ |
|
浦东新区唐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05 |
67 |
63 |
373 |
|
闵行区莘庄镇文化中心 |
23 |
23 |
100 |
115 |
|
宝山区罗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2 |
12 |
100 |
60 |
|
田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8 |
8 |
100 |
40 |
|
浦东新区花木社区文化中心 |
8 |
8 |
100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