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上海故事》各项工作的发展,繁荣故事园地,挖掘创作潜力,《上海故事》杂志社于2006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在上海邮电大厦成功举办了“上海故事2006年金秋笔会”,笔会议题为新时期故事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来自上海、天津、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吉林、广东等地的30多位文字和美术作者参加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就如何更好地打造《上海故事》这一品牌,献计献策。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孟平安、副馆长李晓霞、钱伟萍、蒋金明以及《上海故事》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
《上海故事》主编马亚平首先代表杂志社,向远道而来的全国各地作者朋友、向专程赶来的上海地区作者朋友、向长期为《上海故事》提供形象支撑的美术界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马主编在发言中指出:《上海故事》多年来发行量位居全国80余种故事期刊之第二位,在上海600多家期刊中,也位居第二。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集体,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事业突出贡献奖”、“华东地区十大期刊”之一,并被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同时被评为“双效期刊”。
《上海故事》自创刊以来,以健康的格调品味、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流畅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独树一帜,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2006年《上海故事》仍坚持了自己的刊物定位——做大众读者充实生活的伙伴,抚慰心灵的朋友;坚持了自己的刊物特色——较强的文学性和较浓的人性味。在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加强了精短故事、一把幽默、四格情趣等栏目建设,使刊物更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故事》杂志社社长孟平安作了最后的总结:《上海故事》走过二十一年历程,发展成为一本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优秀故事期刊。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需要杂志社同仁们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在座的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你们的创作既是你们自己思想、知识、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故事期刊的希望所在。由衷地希望你们为《上海故事》多写稿,写好稿。《上海故事》将一如既往地成为你们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
与会作者纷纷发言,在肯定《上海故事》的同时,也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希望能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充进新的元素,作品多关注社会热点,增加精短故事,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幽默性。
随后,与会作者参观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游览了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期四天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