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稿件
枫泾特色镇总体规划发布
2012年5月28日 13:29

  备受关注的上海《金山区枫泾特色镇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5月2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发布。按照规划,枫泾特色镇建设将利用现有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和郊区现代服务业成长潜力,全面提升城镇功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城镇建设理念,突出城镇发展特色,经过10年的发展,把枫泾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镇和上海郊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商务产业集聚区。

  枫泾镇位于沪浙大通道交接之地,中南部有S36、G60高速公路连接浙江省东部和南方沿海城市,中部有沪杭铁路和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北部有S32高速公路连接苏南和安徽地区,素有上海“西南门户”之称。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已将枫泾区域发展纳入上海市发展战略,被上海市确定为郊区唯一的特色镇,将重点凸现产业、文化、宜居和智慧城镇特色,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特色制造、总部商务、休闲旅游、文创教育”五大功能区。

  据了解,枫泾特色镇建设将围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依托上海城市功能,集聚长三角资源,以加快现有制造业提升、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生活服务业为基本思路,在巩固第二产业支柱地位的同时,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增强区域门户地位,培育商务商贸功能,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和新型工业化进程,适应产城融合和城乡产业协调的要求,建构与长三角区域综合性节点城镇和上海西南重要的商务功能集聚区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此外,枫泾特色镇建设还将以西部朱枫公路为商务集聚带、东片高铁商务区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保税物流、总部办公、研发孵化、文化创意产业,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形成上海辐射长三角南翼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高地;增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网络体系建设,以文化特色、休闲特色、环境特色,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构筑长三角南翼生态、宜居的家园城镇。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分析,作为上海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枫泾特色镇处于沪杭发展轴的中心位置,有条件成为上海对接、服务和辐射长三角的西南门户和桥头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和区域大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枫泾特色镇将成为上海对接和服务长三角的新平台。这份研究报告还指出,在上海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商务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地处上海西南的枫泾镇具有土地、成本等综合优势,加之上海将进一步推动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为枫泾特色镇建设带来机遇,使其有条件成为国内外中小型企业总部及管理机构集聚地,同时也为上海和金山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增量发展空间。

  据介绍,今年2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批复的枫泾特色镇总体规划明确,枫泾特色镇建设要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环境和区位优势,整合内外部发展资源,提高对新经济和人口的集聚能力,突出发展特色,全面增强区域竞争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增长极,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放大上海两个扇面功能的重要支点。

  长三角研究专家、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认为,枫泾特色镇建设实际上是填补了上海沿沪杭线与浙江联动发展的空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融入区域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武江此前认为,沪杭沿线发展带、沪浙大通道使枫泾在长三角的战略地位凸显了出来,如果能够发挥其连接、辐射和枢纽三大功能作用,将会更好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