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稿件
抢抓机遇,就是要敢争第一——写在枫泾特色镇战略目标确立二周年之际(下)
2012年5月18日 16:14

  在2011年“感动金山”十佳好人好事的颁奖仪式上,枫泾镇新新村村民宋海明和中洪村农民画家曹秀文两人受到表彰。而这正是枫泾在建设特色镇中,通过大力弘扬枫泾精神,形成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必然结果。

  在加快推进特色镇建设中,枫泾镇党委、镇政府深刻地认识到,如果说,在“十一五”期间,枫泾镇是以抢抓机遇,敢争第一的勇气,在城镇开发建设中,赢得了快速的发展。那么在枫泾特色镇战略目标确立后,就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树立敢争第一的胆识勇气,大力弘扬“抢抓机遇,永不服输,勇往直前,敢争第一”的精神,才能进一步激励起全镇干部群众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寻求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为此,枫泾镇党委、镇政府在特色镇建设进程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特色镇的重要内容抓紧抓牢,并将这个方面的工作上升到不断提升枫泾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的高度加以认识。在推进特色镇建设进程中,镇党委以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镇为目标载体,将“抢抓机遇,永不服输,勇往直前,敢争第一”口号喊得更响,叫得更亮,并不断赋予其中新的内涵。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为枫泾特色镇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更加确保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总量连续保持全区领先行列。两年时间过去了,枫泾镇不仅保持并收获了“全国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的殊荣,枫泾镇党委也连续三届荣膺“上海市五好镇党委”,被授予“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光荣称号。这一连串的荣誉,让枫泾特色镇“敢争第一”的鲜明特征得到了最佳诠释。

  枫泾特色镇建设之所取得的一系列佳绩,关键是这个美好蓝图得到了最广大百姓群众发自心底的响应。枫泾镇的党员群众心里知道,区委、区政府将枫泾区域建设发展上升为区级发展重要战略,这样的机遇万万不容错失。枫泾特色镇的发展战略日益清晰,上海枫野发展有限公司招商引资的底气也是与日俱增,这家企业去年上缴税收达6.8亿元,比上年增长40.65%,连续九年名列全区第一。在“敢争第一”精神的感染下,枫泾镇的工业企业同样卯足了劲头,尽管上海西文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只是生产织标、吊牌、贴纸和彩标织带等服装辅料,但这家企业却在全球设立了三十多家办事处,位列全球三大主要商标制造商之一。这家不足800人的企业不仅拥有国内最强的研发技术队伍,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最大的生产规模,其各种唛头、吊牌和印刷品更是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鳌头地位。在“永不服输”精神的感召下,枫泾镇贵泾村在发展村级经济中,通过抓招商、扩税源,盘活存量资产,努力增加村级的财产性收入。经过两年努力,这个村去年的总产值达4.11亿元,村可支配收入480万元,实现税收1860万元,人均收入15797元,从两年前的枫泾“老三”一跃占得领先地位……

  在建设枫泾特色镇中,枫泾镇党委、政府还十分注意加强文明市民教育,切实深化道德水平建设,激励市民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和乐于奉献,如镇城建办青年员工沈思,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2010年10月,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对,义无反顾献出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不久前,沈思光荣当选为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故事员唐秀芳,坚持数十年写故事,下村下企业讲故事,受到农民们的欢迎。她也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先进个人,还被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的提名人物。这次农民画家曹秀文、新新村村民宋海明入选“感动金山”十佳好人好事,也是对枫泾市民道德精神的一种肯定和激励。据了解,现今,枫泾镇已有6400多名志愿者实行网上实名注册,注册率超过适龄人口的10%,这是一支建设枫泾特色镇的重要力量,他们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建设枫泾特色镇作着默默地奉献。


 来源:《金山报》5月18日一版  作者:沈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