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将着力培育6条发展带,其中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将在上海金山区汇聚。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金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2010—2020)专家研讨会上获悉,金山新城建设将探索“双城驱动”,除了打造杭州湾北岸的主城区,还将把地处沪杭发展轴上的枫泾镇提升为辅城,使之成为承接中心城区辐射、集聚长三角资源要素的商贸服务区。
金山区陆地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拥有23.3公里杭州湾海岸线,以及特有的金山三岛,在上海经济梯度转移过程中正成为土地可利用量最大、储备最多的区域。而沿海大通道建设正在改变长三角的生产力布局,尤其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沪崇苏大桥建设,加上同三国道、莘奉金高速、嘉金高速等“八纵六横”公路网和沪杭高速铁路的建成,推动上海与浙江全方位接轨,主要通道都在金山汇聚。昔日的上海西南门户,已成为联结上海与浙东、浙西地区的核心节点和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金山区新一轮区域总体规划对枫泾镇的战略地位给予提升,确立“双城驱动、产城融合”战略,打造“一主、一辅、若干新市镇”的城镇体系。
在北部辅城地区,借鉴花桥商务区的发展经验,利用金山北部地处沪杭发展轴的优势,规划建设枫泾国际商务区,积极承接中心城区辐射、集聚长三角资源要素,以国内外汽车品牌研发、展示体验、交易金融等为带动,发展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以及总部经济,带动商务办公、会议展览、商贸物流、通讯信息、贸易咨询、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
在南部主城地区,抓住这里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圈、东部沿海经济带交汇的区位条件,大力吸引长三角以及国际化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发展化工展示、化工品交易、化工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精细化工、有机化学、新材料等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
同时,打造一批新市镇。发挥金山作为沪、杭、甬以及舟山群岛区域中心的优势,针对目前金山专业市场功能重叠、定位模糊、层次不高等问题,集聚浙江民营经济的要素资源,在亭林、漕泾等地发展面向长三角的商贸物流、以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展示贸易、现代轻纺服装、化工品等专业性交易市场,提升金山经济能级。
接下来,金山区将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水平,大力增强城镇功能。新一轮规划将抓住金山铁路支线、沪杭客运专线等城市快速交通的建设机遇,率先谋划“站点经济”,并与区域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力争成为郊区利用城市快速交通带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示范区。如利用轨道交通22号线建设机遇,把站点建设与周边商业开发、交通线路、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带动亭林、山阳等城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