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东路102号二楼,一间30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是派出所、工商、城管、房地、物业等10余个部门设在江苏路街道“第三网格中心”的窗口。这个网格中心管理、服务4个居委会的数千户家庭,每家都有一本网格管理联系人的通讯录,打个电话,居民们能指名道姓“呼叫”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被“呼叫”的工作人员,从这间办公室出发,最快几分钟就能赶到居民身边。
自2011年起,江苏路街道逐步探索并完善了网格化、扁平化的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和“网格化管理、团队化服务”工作新机制。江苏路、愚园路,一纵一横两大干道,将江苏路街道辖区内的13个居民区天然地分割成4个网格。每个网格有3-4个居民区,由1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网格长。小小的一张“网格”,力量却不容小觑。
组团式服务汇聚人心
“我们第三网格地域大、单位多、餐饮业多、疑难杂症多。”网格长、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棠贤告诉记者:“有时居民碰到问题不知该找那个部门,或者一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一下跑这个部门,一下跑那个部门。跑两趟火气就出来了,现在居民反映的问题在网格就能快速解决了。”
比如,北汪东诸安浜路127号至165号,因经营饭店,油烟排放污染严重,店主又不注意卫生,加上深夜打烊时店员嬉笑打闹不顾周边休息的居民;165弄乱停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休息,居民反应强烈,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这表面上看归市容管,但真要管起来,很可能涉及城管、食药监、工商等几个部门。为了一件投诉搞联合执法,行政成本太高;可如果不解决,居民就会责怪政府不作为。这类烦恼,如今已经渐渐消失了:“在网格中心,市容、城管、食药监等部门的派出人员天天见,几个电话就可以约好搞次‘小型联合行动’。”
现场情况不出所料:小饭店把杂物堆进了小区,而且饭店内外油污满地……相关部门的人当场各依职责开出了整改清单:城管要求各家店清理堆放在小区、人行道上的杂物;市容当场理清了各家店的门前范围,要求店主签下“门前三包”责任书;环保则要求店方整改隔油池。通过网格综合管理平台的共同治理,原本难以解决的扰民事件处理的稳稳妥妥,得到了居民的肯定。
居民小区“警察随叫随到”
如今,网格管理分中心真正做到了百姓遇事“叫得应”、“跑得快”、“肯跨前”。
上午9点,社区民警童孜文在派出所开完晨会,准时来到第三网格社区综合管理分中心。刚坐下不久,桌上的电话就响了:居民张老太轻信路人推销的“保健药”,跑回家非要拿2万元去买。儿子想阻拦,老人大发脾气。无奈之下,儿子报警。5分钟后,民警和居委干部赶到老人家中,一番耐心劝说,老太终于冷静下来。
能对居民区里的小警情、小矛盾一叫就应,原先不容易做到。比如童孜文,他联系的居委会管着十来个居住小区,加上要参加培训、要办案,常常分身乏术。
编入网格以后,童孜文得到了强有力的“援军”:分别联系4个居委会的4名社区民警,加上巡逻警和办案民警,总共12名警察一起被编入一张新的值守网格“排片表”,确保了居民小区一旦有事,警察很快到场。现在,在江苏路街道关系到居民切身安全的入民宅盗窃、盗三车等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
自第三网格管理分中心揭牌以来,整合进了政府的管理、执法、服务等十余支队伍,每月由网格长牵头组织召开网格平台的工作例会,已先后56次安排召开了网格工作研讨会,有效整合了区街下沉社区的管理资源和力量,提高了网格层面的协调能力和处置区域性事务、群众性活动和公益性矛盾的效率,据日常台账记录统计,共解决网格居民急难愁问题297件,有效地践行了三网格综合管理的创新思路,为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