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浦东新区塘桥街道东方居民区离退休干部理事会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对此,理事会成员感到无比激动,倍受鼓舞,老同志们进行了热烈的座谈和讨论,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回顾。
在协商议事中体现自我管理
搭建议事平台。理事会建立了社区和谐共治议事组,为离退休干部参与小区公共事务搭建平台。一年来议事组共收集各类意见和问题50余条,诸如买菜难、水站扰民等10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与居民自治。通过参与组团式服务,离退休干部亮牌承诺,公开联系电话,并把一批有专业技能并热心社区工作的离退休干部,推荐到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中。区府办原副主任当选业委会主任;理事会理事长担任居委委员,与居民共同制订了《业委会自治章程》、《居委会委员联系块区居民议事机制》、《居民自治楼组公约》等制度。
服务社区党建。理事会建立与社区其他枢纽型自治组织的联系沟通机制,加强对话交流,共同协作,为创建“浦东新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深化区域化党建贡献力量。
及时沟通信息。居民区党总支经常通报老党员在社区的各项活动,积极营造“身在社区、心系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良好氛围
在开展活动中体现自我服务
举办文化活动。理事会建立了健康文化促进组,激发广大居民的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党总支支持理事会举办的“东方居民区春节联欢晚会”,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社区党工委给予帮助,提供演出场地,给予一定的资助。社区原创歌曲《东方城市花园之歌》、《晨悦》被广泛传唱,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楼上楼下》,让小区居民感受到和谐社区的内涵。
开发公益项目。理事会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合作,以招投标形式开展“益暖塘桥——塘桥社区居民微公益大赛”项目,并有两项入围:“关爱老人、共创温馨”——为老服务促进项目及“艺术东方、温馨家园”——东方文艺团队微公益演出项目。以小区离退休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东方法律援助公益服务室”的成立为小区居民、老人提供了便捷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老干部在社区、为民服务在楼组”活动还带动了优势资源向社区倾斜,促进了社区党建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仁济医院、塘桥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健康义诊,开辟了“健康讲坛”。
开展结对关爱。理事会发动退休干部建立关爱小组与社区独居老人、离休干部等特殊群体进行结对,开展唱红歌、下午茶等关爱活动,推进邻里互爱,展现了一幅“老帮老”的感人画面。
在宣传交流中体现自我教育
开展小区教育活动。政策研读宣传组的老同志坚持每周一次讨论国际国内形势,研读党的理论,提高自身修养,又针对社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宣讲活动,为社区居民解疑释惑。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党建专家田保传为小区居民作《如何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报告,深受小区居民的好评。
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青少年成长关爱组的老同志通过开设讲座、举办报告会、老少结对等形式,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教育青少年。红军后代邓玉平九年九走长征路的故事,感染和教育了一批青少年,激励他们牢记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开展社区公益宣讲。一些善于演讲的老同志加入了街道“五老宣讲团”,如资深记者李文祺,不仅担任“五老宣讲团”团长,还多次为社区居民开设讲座,老干部谢永南、老教师张亚贤,他们走出小区,在塘桥社区范围内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性宣讲服务。居民们都希望他们能再来讲、常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