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125.5.12 星期一
         
闵行区教育实践活动案例(7):紧盯干部“有错”与“无为”
2014年12月5日 11:12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案由:“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

  闵行区纪委对近几年来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的梳理中,发现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在对待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上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如:对待办事群众态度冷淡不热情;工作推诿扯皮“踢皮球”;办理事项拖拉超期限;工作敷衍了事缺责任等。这些问题在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和服务窗口单位表现得尤为突出。

  反思:要有啃“硬骨头”精神

  对于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区纪委虽然也知道,但由于缺乏啃“硬骨头”的精神,不敢主动担当,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主动去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和手段。尤其在行政问责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对于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这些不良作风,往往以无据可依、司空见惯等作为借口,找理由不去批评与纠正。动真格问责处理的少之又少,即使处理也往往是从轻从宽、降格以求。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敢于担当、啃“硬骨头”的精神,碰到问题绝不绕道走。在措施上第一步就是要弥补制度的缺失,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进行问责追究。

  改进:即知即改,建章立制

  发现问题后,区纪委及时起草了《闵行区各级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行为问责办法(试行)》,就广泛征求了各区级机关、委办局、街镇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讨论,数易其稿,《闵行区各级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行为问责办法(试行)》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这为促进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使问责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区纪委还开展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的调研课题,发放近1300份调查问卷,探索改进闵行区问责和行政效能监察之路径与对策。

  同时,针对群众较集中反映本区大联动综合业务平台案件办理中存在的办理超期限、职能部门互相扯皮推诿等情况,出台《闵行区大联动综合业务平台案件办理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行为问责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对工作人员受理、分流、处置、办理市民群众通过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962000”民生服务热线、区党务信箱、区长信箱等渠道反映的诉求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成效:教育问责双管齐下,意识逐渐形成

  问责办法对机关工作人员“不依法依规办理群众诉求、审批项目的;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生硬,造成恶劣影响或被群众投诉经查实的;工作期间有与工作无关且影响工作的行为并经查实的”等14种须问责的情形和九种问责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既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乱作为行为,更针对不作为行为,直指机关人员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工作作风懈怠、群众观念淡漠的顽疾。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该问责办法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内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集中学习,从思想上扭转机关干部“有错要处理,无为是小节”的观念。截至目前,已经对基层有错无为行为进行了问责,其中对违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行为的,党政纪处理2人次,诫勉谈话24人次,提醒谈话12人次,批评教育126人次。

  今后,区纪委将继续聚焦作风建设,紧盯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行为,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