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网友年西尧:当“能人腐败”遭遇权力清单
2014年12月10日 10:16
     作者:年西尧

  中央巡视组对江苏的巡视反馈情况做出通报时,首次使用“能人腐败”一词,随后,中纪委网站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委原书记朱某受贿案为标本,对江苏“能人腐败”进行了剖析。

  “能人”,好比是“两头尖”的人物,因其能力出众,对上深受领导赏识,对下才干服众,两头都很“拔尖”。但倘若心中失了德,忽视党纪、法规,那么表面上看似“两头尖”实在是“两头刺”。官员的超常能力与权钱交易的腐败结合起来,既伤人又害己。

  “能人”:权力运行的方向标

  细细分析“能人腐败”的个案样本,造成这样的恶果无外乎以下原因:

  首先,“能人”更接近权力中心,有些“能人”本身就是政府或者部门一把手,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制度漏洞,更善于突破政策空间。

  其次,政府权力运行具有相对封闭性,公开透明度还不够,“能人”显现在公众面前更多地是廉洁清正的一面,作为官员本身如何用权,公众却知之甚少。

  再次,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优势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是导致“能人腐败”的一个原因。

  当然,“能人腐败”根子还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选拔标准的异化,“能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一些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简化了好干部的标准,没有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

  权力清单:让“能人”不能腐败

  “能人”由“人民公仆”到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表现不同,心路各异,但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放纵,掌权的手到处乱伸,从土地出让到规划管理,从项目建设到征地拆迁,从行政审批到项目引进,“发展高地”成为权力寻租的“腐败洼地”。

  “能人腐败”的原因和堕落的轨迹与其他腐败分子并无根本不同,根源还在权力运行制度的不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位。因此,在此前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拿出“三张清单”,第一张清单就是权力清单,用权力清单划定政府的职责边界,明晰官员权力边界,压缩“能人”权力寻租空间,权力清单实质上是为官员行使职权打造了一个透明的制度笼子,并晾晒到阳光下。此举既告诉社会和公众“能人”拥有权力的数量、规模和边界,也告诉社会和公众“能人”行使每一项权力的依据、流程和时限,为公权立规。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