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崇明县新海镇党委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调整完善党小组设置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凝聚特长,一小组一品牌
打破过去以单元楼、连队房为主体就近设置党小组的模式,按照有利于功能发挥的原则,优化党小组设置方案。围绕党员志愿服务设置党小组。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年龄特征和从业情况,把兴趣爱好相同、年龄段相近的党员编入同一党小组,使党组织开展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围绕党员作用发挥设置党小组。结合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评星定级等活动,根据承诺事项和岗位设定情况设立党小组。围绕外出流动党员设置党小组。按照“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的要求,将长期在外居住的党员分区集中编入临时小组,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延伸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坚持程序规范,合理确定小组成员。各社区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公布党小组类型,由党员根据各自实际自主选择并提出申请。与此同时,各党支部在尊重个人意愿和结合党员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因人制宜、总体平衡的原则,研究拟定每个党小组成员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予以确认公布。目前,全镇5个居民区党支部共建立56个功能型党小组,覆盖党员468名。
完善机制,一小组一特色
分层建立配套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形成系统运行机制。镇级层面,拟定下发《关于推进居民区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党小组的主要职能作用定位于服务社区建设、配合党支部开展工作、教育管理好本小组党员等,要求每半年召开1次功能型党小组建设情况推进交流会,通过支部书记说总况、党小组长讲案例、居民代表挑不足、组织部门点问题、党委政府作总评的方式,将功能型小组建设和推进情况进行“一对一”评析,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进行专项研究,以改善功能型党小组工作质量。社区层面,建立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小组制度,每位支部委员联系2-3个党小组,定期参加党小组的活动,指导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党小组会议,立足实际研究、开展党小组活动;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各支部对党小组工作开展、活动组织、服务效果定期检查,年底统一评估。党小组层面,建立小组特色学习活动制度,明确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按时开好党小组会、党小组民主生活会,组织上好党课、办好活动。
发挥作用,一小组一亮点
各功能型党小组充分利用形式灵活、凝聚力强、便于组织的优势,广泛开展服务活动。如,“助力夕阳”党小组,把工作重点放在照顾社区老党员和独居老人上,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关心和温暖,带动他们为社区发挥余热、增添活力;清洁卫生党小组,组织轮值党员每天对小区绿化带和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巡访,确保垃圾入箱、环境整洁;矛盾调解党小组,安排党员承担社区调解员等角色,不定期在居民区走街串巷,了解情况、化解纠纷,把许多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各党小组依托熟悉情况、反应及时的特点,积极开展民情访查、帮困解忧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如,跃进居民区扶贫帮困党小组,在走访发现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未成年子女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协助居委会组建周末托管班,为未成年人提供功课辅导、思想引导;新海一村治安巡逻党小组,针对小区内部分居民因白天上班无暇接收快递、包裹的问题,请缨成立“菜鸟驿站”,帮助小区居民代收快递,受到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