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老上海的摩登科技”主题式科普游活动启动
2014年12月12日 13:53
 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是座从不停歇创新脚步的大都市。昨天,由上海市科委和新民晚报共同策划举办的主题式科普旅游——“老上海的摩登科技”一日游活动,首次带领15位市民“游客”经历了一段既怀旧又摩登、既科技又人文的声光电奇幻旅程。本次活动也是2014年度“百万市民科普行”的年终力作之一。

  首开“创新发现之旅”

  由于“科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市民自己逛博物馆往往难以逐一细数宝藏里的“创新珍珠”。为此,主办方精心设计了“创新发现之旅”,以声光电的科技发展为线索,开辟了首条寻找老上海摩登创新的“博物馆线路图”。

  首次“创新发现之旅”精心挑选的三个场馆,不仅蕴含着大量科技知识,而且都富有浓浓的老上海味道。此次科普旅游除了来自场馆的优秀解说员,还特邀当过话务员的作家、《天波颂——中国通信百年记事》等专著作者白玉芳客串导游、原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老法师”赵上元,为大家讲述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活动通过报纸与微信,向上海市民开放报名,获得了热烈的反响,首批15位幸运“游客”在家门口登上了“科学创新发现号”。

  深挖科技创新宝藏

  在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学代表作、当年享有“远东第一厅”美誉的上海邮政博物馆里,“游客”陈军站在脸盆口大小的深井旁连连赞叹。“你看,我们的前人在建筑科技上是多么有智慧。”原来,这是藏在老建筑中的钢筋隔水仓,里面常年有水,并随着苏州河水位的变化而微幅变动,具有调节建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

  下午在上海电信博物馆里,专家“导游”白玉芳带领游客领略了上世纪30年初,老上海刮起的一阵科普新风——无线电发明者马可尼造访真如电台。真如电台是我国于1930年建立的国际电台,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无线电台。当年马可尼来上海时,就是首先与上海电信局、上海国际电台联系的,当时在上海刮起了“马可尼科学热”的旋风。“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真如电台迁到成都,先后建立了重庆、云南国际电台支台,又在上海设立了秘密无线电台,保持了国际国内的通信联系,使抗战期间的国家通信畅通无阻,中国的声音传遍全世界。”

  本次“创新发现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充满老上海光影的上海电影博物馆,让游客们还相互配合着为电影《风声》重新拟音。“真没想到,那时拍摄的科教电影拍如此细腻真实,想方设法深挖科学故事,将枯燥艰涩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一点不逊色于国外discover频道、国家地理等拍摄的科学纪实片啊。”来自杨浦少科站的“游客”方颖涵看老科学电影看出了神,打算以后有时间就常来此温习“老上海的科学胶片。”

  活动结束后,游客们意犹未尽,纷纷询问“科普创新发现之旅”的下一站何时启程。据介绍,本次主题式科普旅游是上海科普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科普能力建设,上海现有科技场馆近300家,但各场馆的冷热度并不均衡。主办方希望能引导市民更频繁地走入更多科技场馆,今后将推出更多主题式科普旅游路线和活动。

  此次主题式科普旅游路线和活动的精彩视频,将在本周六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早上8时30分至9时的《上海摩天轮》之“周末去哪玩”中精彩重现。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