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深入社区学校的青年采写队伍,3年来,跑遍杨浦12个街镇,积极参与社区终身教育活动报道,形成了如《不老的摄影人》、《沪剧人生》等长篇新闻故事,《梦想的力量》、《三区联动我在行动》等宣传册,深受群众喜爱。
这支队伍的组建得益于杨浦区区域化党建联盟所起的桥梁纽带作用,学院与社区共同围绕联盟“服务”这一主题,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区域党建联建,推动基层党组织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整合党建资源,推动社区建设,服务党员群众,取得了较好成效。
倡导先进价值理念
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深入开展以服务为主题的党员实践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怀党员、服务群众的理念,增强了基层教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营造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浓郁氛围。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与杨浦区学习办签订“杨浦市民高校智慧学堂”项目合作协议,居民持学习护照,可以定期参与由学校人文学院提供的部分通识课程的课堂学习。短短大半年时间,学校已向杨浦居民开放了涉及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等方面共12门通识类课程,有近40位杨浦居民走入高校课堂,接受大学教育的启迪与引领,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创造多种服务方式
为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学校与联盟单位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方式。通过终身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智慧学堂”通识课程建设、“道德讲堂”公益宣讲团等品牌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贡献力量。
2014年3月,该校人文学院党总支与五角场镇党员服务中心、五角场镇社区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开展党建合作。组织党员教师走进社区,为五角场镇社区居民和干部开展理论学习辅导;学院党校培训课程及时反馈社区学校,组织居民参与党建知识学习与培训。此外,通过共建,组织学生党员前往五角场镇党员服务中心开展主题交流和社区走访,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等,进一步拓宽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的眼界。
整合各类服务资源
校党委充分利用党政资源,为社区党员和群众服务。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共享机制,与辖区内多个单位签订社区资源共享共建协议。开展志愿者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在五角场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过程中,上海财经大学章忠民、范静、陶国富三位老师作为五角场街道“道德讲堂”的讲师,在社区开展道德讲座与辅导,受到好评。深入开展百名老人“中国梦”口述史的采集编纂工作,计划采集编纂近百名80岁以上老人的“中国梦”。学院还与街道联合开展“公益宣讲团”系列宣传活动,聘请人文学院团队“讲述百姓故事,传递梦想力量”,进一步加强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