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明县新河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重点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大胆招录启用优秀村级后备干部,推动村级后备干部成长进入“快车道”。
摸底开方,确定选拔方向。未来3年,全镇大批村干部将到龄退职,加强基层后备力量选拔培养迫在眉睫。为此,镇党委从源头着手,完善修订《新河镇村级后备干部招录工作机制》,在户籍、年龄、学历等方面,既有硬性规定,又适当放宽条件,实行灵活化操作,力求扩大选人视野。如对本镇中共党员不限村(居)户籍、具有企业中层管理经历的年龄可适当放宽5年等,鼓励农村优秀人才加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在招录过程中,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形式,吸引了8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经过资格审核、笔试面试、考察、审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17名青年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党员5名、具有企业中层管理经历的4名,为培养和打造一支合格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
铺路架桥,畅通培养渠道。帮带明责任。启动三级带教模式,由镇党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与后备干部开展“3+1”结对,明确责任分工。其中,村支部书记负责日常管理,对后备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进行评定;驻村干部重点了解后备干部的学习工作情况,指导帮助和监督检查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定期走访,与后备干部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铺路强培训。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镇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依托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围绕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访调解、党务知识、计划生育和农村实用技术等,抓实后备干部的理论、业务和技能培训。架桥练能力。村级层面,安排后备干部协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开展工作,使其尽快熟悉村级条线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镇级层面,挑选4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到镇信访办、村建所、司法所等部门进行实践锻炼,重点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农村规划管理等工作,在实战中提高他们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章立制,加大管理力度。定期汇报交流。建立“三个一”汇报交流机制,规定后备干部每月向村支部书记作一次近期学习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参加一次专题例会交流工作经验、每半年向镇党委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坚持一人一档,健全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和后备干部信息库,将后备干部登记表、考察材料、年度考核情况、工作总结、培养和奖惩情况等及时整理归档,为规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分级管理机制,由村党支部负责后备干部的日常考核;镇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年度考核、随机考核和届中考察,综合掌握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作为“优进劣出”的具体依据;镇党委开展综合测评和定期招录,及时将优秀青年补充调整到村级后备干部库,并把工作激情不足、责任心不强、实绩不突出的后备干部予以淘汰,持续保持后备干部队伍活力。
备用结合,树立用人导向。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原则,根据考评结果和岗位需要,对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有责任心的村级后备干部,以“给位压担”方式,推动他们尽快成长。对特别优秀的党员后备干部,镇党委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及时补充调整进入村级班子;对在部门挂职考察优秀的后备干部下派至村,参与条线工作,缩短成长周期,提高适岗能力。目前,17名村级后备干部中,已有4人走上村副职岗位,其中,2人被提任为村支部副书记、2人担任条线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