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小小停车棚,漫漫五年路
2009年以来,闵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收到人大代表提案和区机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要求区政府西大院停车场加盖遮阳棚,呼声持久而强烈。针对露天停车日晒雨淋,给机关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特别是夏季车内温度达四五十度,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实际,区机管局曾先后设计了数个停车场改造方案,如在停车场种植树木以起到隔离和遮阳的功用;或建设机关大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停车棚,既改善停车条件又推进新能源利用;以及建立体停车库、生态停车棚及钢构膜布式停车棚等等。但皆因西大院整体建设规划,或涉及政务成本过高等因素,各个方案均未能通过审核、付诸实施。一晃五年过去,遮阳棚仍是空中楼阁,2014年人大代表再次提出搭建停车场遮阳棚的书面意见。
反思:不找借口,找方法
由于搭建停车场遮阳棚事宜多次反复后无果,为此再次收到人大代表的提案时,区机管局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总以为这是部分机关干部小题大做,用政府的钱谋自身的舒适。也自然而然会想到各种阻力和顾虑,比如可能引发社会民众对政府“自我服务”的不良反映;或搭建停车棚需要一笔不小的财政开支,不符合厉行节约;以及集中办公点和其他事业单位也会提出类似要求等等。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场触及灵魂深处的思想洗礼,全局上下的工作思路发生了转变:“不找借口找方法”。机关后勤管理保障服务是我们的一亩三分地,机关干部职工提出的诉求应当被合理重视,摒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没有充分调研、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不能想当然地答复,更不该被轻易否定,而要扑下身子办实事,真心实意做服务。
改进:另辟蹊径,借力而行
区机管局重新对历年来区机关大院停车场改造方案进行梳理,综合考虑投入经费及民防工程的安全影响等因素,认为大资金投入建设停车棚不符合现实。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借力办事,主动与区绿化市容局联系沟通,另辟蹊径、合力探讨,共同对西大院停车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方案设计。经多次协商、反复论证,终于把停车场加盖遮阳棚列入2014年立体绿化建设项目,决定在西大院停车场南半区域及8号楼南侧围墙处搭建棚架式绿荫遮阳棚,共5排,约118个车位,分2014年和2015年两期实施。目前,第一期项目已获区发改委批复,完成了财政细化、方案概算及招投标工作,预计10月份正式施工。
成效:向空中要绿色,用服务换人心
棚架式绿荫停车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养护方便等优点,从搭架、开槽,种植,一般一年半的时间,爬藤植物就能爬满整个棚架,为车辆营造浓荫、大幅降温,且日常维护成本较低,只需进行植物修剪和棚架清洁。而棚顶绿化对于调节温度和减少能耗有明显效果。测试显示,夏季下午3时,白色轿车停车两小时,在露天停车场的一辆,座椅温度高达82.4℃,车内温度46.4℃,停在绿荫停车场的一辆,座椅温度43℃,车内温度40.8℃。绿荫停车场将解决机关开车族“烧烤天”的最大烦恼。夏季车内降温5℃,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区机管局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