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巴士五汽公司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分别于2012年4月20日至5月30日、2014年4月1日至5月20日期间,严格按照“公推直选”方案的程序要求,公开、公平、规范、有效、认真地开展了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落实了党员的民主权力,增强了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工作实践】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有序进行。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公推直选”工作,为确保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选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公推直选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解决公推直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公司党委领导亲自指导“公推直选”工作,认真制订了“公推直选”实施意见,明确“公推直选”的步骤、方法及新一届支部班子的职数、构成、任职条件、选举办法、会议议程等,具体指导各基层支部“公推直选”的工作方案。
这次“公推直选”工作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和党员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产生各支部的书记、委员候选人,再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和书记。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公开,候选人产生过程及基本情况都必须进行公示,从而切实保障每位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同时,公司党委还印发了公推直选时间节点安排表,不仅规定了每个节段的工作内容,更加明确了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使整个换届过程更规范、更具操作性、更容易达到预期目标。
2、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全员参与。
换届选举实行“公推直选”的方式是扩大民主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需要让广大群众和党员充分知晓和参与。为此,公司党委多次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要求各基层党支部要公布本基层“公推直选”工作方案,在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后,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员、职工代表对本届党支部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公推直选”工作方案,扩大知晓率,做到了党员、群众知晓率100%;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结合党内教育活动,学习党章、选举工作条例及“公推直选”工作方案等,公布“公推直选”的基本原则、候选人条件、工作程序、组织纪律等,强化党员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3、严格选举程序,确保规范有效。
各基层党支部在第一轮公推中必须公布有被选举权的全体党员名册及基本情况信息,有推荐权的党员根据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任职条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填写推荐表,同时进行自荐;由所在基层的职工群众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书记、委员初步人选进行推荐。推荐情况及时反馈至公司党委工作部,并按多于应选名额40%的人数拟定初步候选人预备人选报公司党委。
在第二轮公推中,由各基层党支部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向党员通报第一次公推情况后发放党员民主推荐表,有推荐权的党员根据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任职条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填写第二轮推荐表。推荐情况及时反馈至公司党委工作部,并按多于应选名额20%的人数拟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同时采用民主测评等形式,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考察,听取、征询党员群众意见,听取本人意见,并正式上报公司党委。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党员、群众民意访谈或民主测评等方式,对预备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组织考察。考察结束后,基层党支部将候选人预备人选产生过程及个人基本情况张榜公示一周,公布公司党委监督电话或设立意见箱,广泛征求意见,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按照《党章》规定召开党员大会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审议通过支部工作报告,介绍候选人产生经过、选举办法等,由候选人在投票选举前作责任承诺发言。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有选举权的正式党员根据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任职条件,差额选举支部委员,等额直选支部书记。基层党支部行文向公司党委上报换届选举结果报告,在党务公开栏中公示公司党委批复的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书记名单。
4、突出重点环节,确保稳步推进。
“公推直选”环节多、程序多、需召集的各种会议多,基层党支部重点抓好“三个大会、一个党组会”,统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三个大会”即动员大会、公推大会、直选大会;“一个党组会”即党组票决会。开好动员大会,让党员、群众对“公推直选”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开好公推大会,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在最广泛的民主基础上,为党组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提供可靠依据。开好直选大会,真正选举出群众公认、党员信任、组织满意的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开好党组票决会,充分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体会与思考】
1、完善了基层选举制度。“公推直选”实现了由党员代表大会向党员大会选举的过渡。一方面,使普通党员以自己的意愿参加候选人的推荐、党员大会的直接选举,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另一方面,把干部的能力、作风、水平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交由广大党员评价检验,变“上级选”或“少数人选”到“上级组织与党员群众一起选”,实现了组织满意与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干部任命中论资排辈的陈规,为优秀干部搭建了脱颖而出的平台。
2、激发了党内民主意识。“公推直选”改变了以往“党委提名、组织考察、上级任命”的传统做法,强化了领导人员的民主意识。“公推直选”的过程,既落实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也是党员在表达意愿和行使权利中,体会和感悟党内民主的氛围与应尽的责任。在选举过程中,与会人员积极性高、会议纪律好,没有出现迟到或早退现象。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公推直选”的成功反映了党员对党委组织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党员意愿与组织意志的一致性,体现了党组织的“内聚力和公信度”。“公推直选”对领导成员而言,其过程的经历,有效激励起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通过竞职承诺的履约,确立起接受群众监督的诚意与胸怀。同时,也使广大党员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的体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支部委员经过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能激发他们自觉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逐步实现干部德才素质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