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工程”是2014年长宁区政府实事项目。今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江苏路街道根据区政府部署,街道领导挂帅,各居民区层层发动,多方征集项目,首批征集的27项列入了区政府的“家门口工程”。项目征集为居委会服务居民提供了有效载体。项目范围广,涉及居民身边的绿化、路面、车棚、信报箱、路障、楼道等,使用资金从1500元到144000元不等,真正体现项目从居民中来、方便居民的基本要求。
发挥居委会的自治作用 做什么群众说了算
在推进“家门口工程”中,江苏路街道形成了居委会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发挥自治功能、居民全程参与的好做法。
让居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愚园路1376弄的变化。这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洋房弄堂——亨昌里。2013年
底亨昌里有物业公司进行了大修,解决居民房屋漏水、电线老化、公共部位等问题,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但美中不足的是,小区没有正规信报箱,各家随意安装,杂
乱无章;有些时候邮递员搞不清是哪家的信箱,经常会投错报纸或账单,给居民带来一定麻烦。另外,小区居住环境困难,晾晒衣物也是一大困难,随意安置的晾衣
架不但影响美观,还侵占通道,影响出行,居民要求解决的呼声很大。居委干部在走访中掌握了这些情况,并申报了“家门口实事工程”项目。列入项目后,居委会
会同施工队实地协调安装的地点和数量;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听取居民的建议并与施工人员积极商讨最佳方案,尽量做到位置合理、使用方便、减少矛盾。工程结束后
把160多把信报箱钥匙交给楼组长和居民骨干,让他们自行分配、自我管理。如今小区内信报投递更规范,晾晒衣物也有了合适的地方,居民们再也不必为这些小事而烦心。
贴合居民需求 解决“家门口最后一公里”问题
“家门口工程”解决了一批基层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利西路30、32号
是花园洋房小区,因为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天经常积水。虽然有着很大的公共花园,但部分居民在绿化地内种菜、停车、乱堆物,周边餐饮店污水乱排。
这次家门口工程,是在街道对该处实施了积水点改造,完成下水道和路面整新之后,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改造。一方面对小区绿化进行重新布局,设置花坛,铺设植草
砖停车位,特别是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将6棵桂花树种植在居民窗下。另一方面,结合积水点改造,完成了自来水管网的改造。最后添置了晾衣架、休闲椅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短几个月就将“旧路”翻“新路”,“菜地”变“绿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家住宣化路227号的江阿姨也终于不用再为了上下楼烦恼了。今年70岁的江阿姨住在5楼,退休之后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前几年,街道在所有多层楼房屋的3楼安装了楼道休息椅。别看小小的休息椅,发挥的作用可大了。特别是年龄大腿脚不方便的居民,在上下楼时有了个落脚的地方。江阿姨也享受了休息椅的作用,尽管年龄在增大,但参加社区活动还是一次不落。
2014年初,4楼居
民搬家把休息椅弄坏了,也影响了江阿姨的上下楼,参加各类活动的次数也随之减少。她向居委会反映了这一情况。居委会此时正在进行“家门口工程”项目的意见
征询,在居民中走了一遭。果然,楼道休息椅损坏的情况还不是小数目。有的是居民搬家时造成的损坏,还有的是休息椅的区域被占用,还有个别居民将休息椅拆掉
带回了家中使用。于是居委会便将休息椅添置修复项目上报给了街道。街道在听取13个居民区意见后,将休息椅的检测、修复、添置列入了“家门口工程”,并且得到了区社建办的批准。
2014年4月开始,街道委托上海翔云建筑装潢有限公司对全街道481个楼道休息椅进行了检测,加固了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楼道休息椅,重装了69个缺失的楼道休息椅,并且为这些休息椅绑上了“安全带”:由街道委托施工单位每半年全覆盖检测一次,及时发现缺失和损坏,及时添置修复。休息椅保洁纳入物业管理企业楼道保洁范畴,定期保洁。江阿姨可以高枕无忧地使用了这些楼道休息椅了。
推行归位和到位 落实项目建成后的长效管理
家门口项目建设虽然繁重,但是在街道看来,最大的挑战却来自于建设之后的管理。而落实归口管理的重点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归位和到位。
一方面是管理的归位。街道根据项目管理权的归属,与项目所在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备忘录,在项目质保期过后,将一些本属于物业管理范畴的项目移交物业管理。新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接收了所辖小区的绿化、路面、下水道、大铁门等项目;毛麻色纺织厂物业接收了小区楼道和路面等项目。
另一方面是管理的到位。镇宁路465弄在完成沿街绿化补种后,把落实后续管理与市容环境门责制结合起来,与其周边商家签订了责任书,履行保护门前绿化责任。此次绿化补种的完好率超过以往历次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