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金山区廊下镇友好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小纪委”们不时收到“加班通知”,村里的各种发票、资产处置、财务预决算、大小文件都需要等着他们签字或盖章确认。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廊下镇12个村监会勇于说“不”、乐于说“好”,赢得群众点“赞”。
勇于说“不”
友好村妇女主任蔡保英日前采购了一批100多元的办公用品,按照该村规定,发票需要签上经手人、证明人和负责人三个人的名字后,再交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盖章后才能报销。在审计的过程中,67岁的村监会主任陆咬龙发现了问题,“这张发票上没有证明人的名字,要补上才能盖章。”在蔡保英补齐了证明人的签字后,发票才顺利报销。
在友好村,只有符合“必须的、合理的、小额的”财务发票才能通过“小纪委”们的“法眼”。陆咬龙介绍道,友好村是经济薄弱村,凡事都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才能做到对村民负责。不是必须的,有一点不合理的,超过一定额度的,一律不能通过。
监督敢于说“不”,是该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以来的办事准则之一。对于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违反民主决策程序或村部廉洁自律有问题等行为,村监会会及时敦促或向镇党委、政府及纪委反映。例如,只要没有购物明细附在发票后,或购物用途不明,村监会都会将发票“打回重审”。此外,经村民大会讨论后,凡是村民反对的财务支出,坚决不列入预算、不入账。“村里的财务公开上墙,村里的钱用在哪儿,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光明村的陆老伯高兴地告诉大家。
乐于说“好”
“这个支出是给失独家庭的,合法、合理、合情、合程序,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这条路坑坑洼洼,是该修了,也是为了大家出行的方便,我觉得应该放入明年的预算”……这就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态度,有利于群众,群众拍手称赞的事乐于说“好”。
不久前,友好村安排一笔93万的资金用于修筑村里的水泥路。哪些地方要修?水泥路分支修到哪里?如何分布?这些都需要村监会的干部们点头同意。陆咬龙介绍,友好村8组只有一条石子路,村民们外出很不方便,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水泥路应该修到这里。
自今年6月成立并履职半年以来,廊下镇12个村级“小纪委”共审阅财务发票1577张,监督村集体财务收支122次,监督集体土地转让和租赁18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32条,有效地补上了村务监督不力的短板,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政风的廉政建设,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群众的欢迎。
群众点“赞”
上海市水务局是友好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每年都会出资给村里修路筑桥或慰问、资助困难家庭。以往,每年该局都会给该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过冬棉被,但实际情况是,老人们并不缺棉被,他们希望得到更实际的现金资助。
陆咬龙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村党总支书记汤丽玲、村主任曾宝良商量,“可不可以向市水务局争取到现金资助呢?”经过沟通,目前上海市水务局已经决定,在2015年春节前后给予该村120多位80岁以上老人每人500元的慰问金。
在最近的年终满意度测评中,廊下全镇村监会满意度高达91.5%,比较满意、基本满意率为8.5%,不满意率为0。在友好村,陆咬龙及两位副主任满意率为100%,另有两名委员满意率为99%,村监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们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