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松江区新浜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推行“警官任村官”制度,新浜派出所14名优秀民警,分别到11个村、2个居委会和新浜镇工业园区,挂职当起了“村官”。半年多来,变化最大的是,“110”单日报警数下降了,全镇涉及矛盾纠纷的信访量同比下降了近30%。
“扑火者”变“防火者”
来到基层后,14名民警负责起各村(居)的治安、信访等条线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调派,有的挂职党总支部副书记,有的挂职村主任助理,实打实地管起了村(居)民的“家务事”。
从前,村民常为自留田分界不清、农具搞混这样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双方争执不下就拨打报警电话。民警到村(居)挂职后,村(居)民与警官的距离近了,有了纷争直接找“警官”。挂职桃园居委会的民警周凡说:“看起来是‘小事’,反而要多次上门,耐心沟通,有时候,倾听、疏导比执法更重要,相互说清了理,矛盾也就化解了。”
从原先坐在派出所里等报案,到主动深入村(居)民中发现问题,找原因,难解的矛盾也容易就地化解。在林建村,患有精神性疾病的村民陆仁珍,时常半夜吵闹,还时不时暴力伤人,不少村民因此受到困扰,几年下来,派出所接到不少举报电话。这件事,也成了挂职警官陶纯康进村后办的头一件大事。
在摸清了陆仁珍的家庭情况后,陶纯康发现,陆仁珍平时少有家人照看,在咨询医院后,陶纯康几次上门征求家人意见,希望将陆仁珍送往精神康复中心。考虑到陆仁珍的家庭情况,陶纯康与村委会多次联系相关部门,为陆仁珍申请了医疗补助。今年7月,才顺利把陆仁珍安顿了下来。
局外人也是局内人
担任村官后,对民警们来说,处理好“家务事”成了常态。帮戒毒人员联系就业、为闲散青年找工作、做化解邻里矛盾的“老娘舅”、及时疏导在“以房换房”工作中居民的各种情绪……有这些身着制服的警官参与,劝说的话有了分量,村(居)民听得进,工作也好做了许多。
自从民警进村(居),村民也更安心了。有村民说:“有警官在身边,犯罪分子不敢找上门。”结合工作经验和掌握的信息,民警们根据季节或流窜作案的情况,及时提醒村(居)民提前预警和防范。而平时,民警们除了每天不少于3小时与村(居)民接触外,还每周组织一次平安例会,收集情况,汇总问题;每半月对重点区域、重点内容作一次全面检查;每月结合区域特点做一次法律或政策宣传;每季度对区域的网格员、协管员和志愿者等进行一次实务知识培训;每半年对辖区群众做一次上门入户走访。民警融入村(居)民的生活中,使得许多问题防患于未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理的实效,也进一步促进了一方和谐与稳定。